衍生思考
上海小剧场严重冷热不均
在冷酷的商业大潮之中陷入窘境的上海小剧场,远不止金茂音乐厅。上海牛庄路上有81年历史、曾有梅兰芳程砚秋等大师登台的中国大戏院,已经空关多时了。据称,上海淮剧团曾考虑申请将中国大戏院作为他们的专属剧场,但终因剧目有限无法撑起一个剧场而作罢。可是,就在离中国大戏院3分钟路程之外的新光小剧场,演出却是一派兴隆,演出话剧已排到了今年年末。
现代人剧社艺术总监张余昨天告诉本报,现在上海的小剧场还是很多的。去年闵行区建了城市剧院,关门多时的人民大舞台也已改建完毕,现在长宁文化艺术中心也在建设他们的小剧场,而著名的共舞台春节期间也以多媒体杂技《镜界》专属剧场的身份亮相。这还不包括那些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文化社区里的小剧场。
据了解,一方面,像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小剧场、上海大剧院小剧场的今年场次已被预订一空。另一方面,却是金茂音乐厅的关门、大量剧场的空置。这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
【记者观察】
一些小剧场丧失营销能力
据记者观察,现在陷入困境的小剧场一般有两种应对的态度,最理想的是成为某一家艺术院团的专属剧场。比如北京路上的黄浦剧场现在就是王汝刚领导的人民滑稽剧团的专属剧场,名字叫“笑天地”。成为专属剧场后,剧场和院团或风险共担进行票房分成,或直接收取场租,总之收入是有了一定的保证。如果无法成为专属剧场,那小剧场一般只剩下空等租客的份了。
“现在一些小剧场最大的问题就是丧失了营销的能力。”张余说:“在国外,很多都是剧场养活剧院,我们现在却是截然相反,等租的结果只能使自己陷入绝境。”当然应为小剧场冷热不均负责的还有剧团。“很多剧团只盯着一两家剧院,却不知道开辟新的剧场。上海大剧院小剧场就是由现代人剧社演火的。就连金茂音乐厅,也是我们最先上演了话剧《白领心事》。我们总是充当开辟者。”
此外张余认为,小剧场所在地的文化主管部门也应该加大扶持力度,比如加大补贴,在场租方面实行优惠,以此来吸引各文艺院团的租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