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84年为电影《黄土地》作曲以来,先后为四十多部影片作曲,其中为《大阅兵》、《红高粱》、《菊豆》、《五个女子和一根绳子》、《大红灯笼高高挂》、《烈火金钢(上下)》、《心香》、《秋菊打官司》、《霸王别姬》、《活着》、《炮打双灯》、《步入辉煌》、《黄沙・青草・红太阳》、《变脸》、《风月》、《日光峡谷》、《秦颂》、《孔繁森》等影片所作音乐多次在国内和国际电影节上获奖。
赵季平认为电影音乐应该赋予电影以灵魂,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电影不仅是视觉艺术同时也是听觉艺术,电影作曲家要在有限的时空范围内,根据影片情节、画面、氛围进行创作,这就有其特殊性,可以说,他的名字与中国新时期电影最辉煌的成就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太谷秧歌交响组曲》 作曲:王西麟
1949年9月,王西麟参加西北野战军十一师文工团,演奏手风琴和铜管乐器,并自学乐理和乐队配器,1955年调中央军委军乐指挥专科学校学习军乐指挥和古典音乐,1957年9月考入上海音乐学院主修作曲,师从刘庄、丁善德、瞿维、钱仁康、陈明志、谭冰若。王西麟音乐作品不仅被国内听众所喜爱,也得到国际音乐界的认同,他是中国具有独特风格的作曲家。1981年《云南音诗》获全国首届交响乐作品一等奖,2004年《交响壁画三首――海的传奇》获国家交响乐大型作品一等奖,《第三交响曲》被评为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经典,艺术歌曲《春雨》获国家一等奖,2007年被德国《MGG音乐大辞典?17卷》收录为中国作曲家条目。现为国家一级作曲家,北京交响乐团驻团作曲家。
管弦乐组曲《苏三》 作曲:刘廷禹
刘廷禹,作曲家。1940年生于重庆,1965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主要作品有芭蕾舞剧《沂蒙颂》、《红岩青松》、《祝福》、《觅光》、《拾玉镯》、《兰花花》、《女起解》、《雁南飞》、《红楼幻想曲》、《大足石魂》,民族舞剧《乌纱魂》、《阿炳》,舞剧音乐《雅鲁藏布江》以及管弦乐《苏三》等,还作有多部广场艺术音乐,如第十一届亚运会开幕式大型团体操音乐《欢庆锣鼓》、《碧水风荷》、《亚运之光》。《苏三》组曲荣获1992年中国管弦乐比赛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