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谭小麟先生百年诞辰。作为2011年度上海音乐学院重大活动项目,4月17日至18日,我院将联合中国国家图书馆举办“纪念谭小麟先生诞辰100周年手稿展、音乐会、研讨会系列学术活动”,本次系列活动的特点是将手稿展览与相关学术研讨引入中国近现代音乐家纪念活动,凸显出作曲家手稿在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国家图书馆馆藏有86页谭小麟先生作品手稿和一批珍贵的书信、文件,上海音乐学院图书馆也藏有包括《别离》与《春雨春风》在内的4份谭小麟先生作品手稿和一批遗物(图书、乐谱),具有举办专业性学术展览的条件。4月17日将在上海音乐学院举办《谭小麟先生百年诞辰手稿展》。
4月17日下午还将举办《谭小麟先生百年诞辰学术研讨会》,届时将由谭小麟先生弟子罗忠镕教授、音乐史学家汪毓和教授、音乐史学家陈聆群教授、作曲家陈钢教授、青年学者王勇副教授、刘涓涓副教授等做专题发言与论文发表。
同时,4月17日下午在教学大楼音乐厅将呈现一台纪念音乐会。届时将演出包括二十世纪华人经典曲目《小提琴与中提琴二重奏》、中提琴与竖琴《浪漫曲》;艺术歌曲《鼓浪矶》、《春雨春风》等作品。
此次活动得到了院领导高度重视,许舒亚院长亲任组委会主任,杨燕迪副院长任副主任。院图书馆钱仁平馆长担任项目负责人。许舒亚院长欣然为活动题词:“感悟前贤风范,触发当代创造”。周小燕教授、杨立青教授为系列活动顾问,95岁高龄的周小燕教授饱含深情地为活动题词“贯中通西”,并亲自指导纪念音乐会排练工作。
谭小麟先生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且与上海音乐学院有着很深的渊源关系。1931年谭小麟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主修琵琶,同时选修作曲理沦。1937年转入理论组随黄自学习作曲。在校期间创作了《子夜吟》、《湖上春光》等民族器乐曲,搜集、整理了大量苏南吹打乐谱,组织了“沪江国乐社”,在抗日救亡运动中,他积极参加上海进步音乐界联合举办的“援绥音乐会”等进步活动。1939年,谭小麟先生赴美国深造,先入欧柏林音乐学院,两年后转入耶鲁大学音乐学院。曾先后师从N.洛克伍德、R.多诺文、P.欣德米特学习理论与作曲。1942年从P.欣德米特专攻作曲技术,为欣德米特的得意门生。1946年,谭小麟回国,受聘于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任理论作曲系主任及教授,直至去世。
纵观谭小麟先生的一生,除童年与少年时期之外,从20岁入国立音专接受系统的音乐教育到1948年去世的这17年间,有9年时间在国立音专,或求学、或任教,换句话说,他的三分之一生命是与国立音专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同时,谭小麟先生受教于欣德米特,是他所处时代得到世界级作曲家大师亲自指导的极少数人之一,其历史地位与作用有目共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