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博 客服QQ 官方微信
网站客服QQ:
1014587588
2694395946
音协考级QQ:
2537453437
名称:中音在线
微信号:musiceolcom
设为首页网站地图网站论坛帮助∨
搜课程搜资讯搜书籍搜老师
考级报名 |电子琴钢琴古筝小提琴音基长笛
我的课堂
购物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少儿声乐套曲合唱谱、钢琴伴奏谱、CD伴奏、MV等下载
首页 音乐课程 音乐书籍 音乐新闻 名师风采 音乐人物 音乐学堂 乐器联盟 乐器百科 音乐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人物动态 > 京胡大师李慕良(一)

京胡大师李慕良(一)

分享到 |
日期:2011-4-2  来源:中音在线  编辑:孟老师  浏览次数:

导语:   生平   李慕良原名李孟鄂,1918年生于湖南长沙,9岁学戏,攻老生,启蒙老师朱天祥, 13岁登台,1936年拜马连良为师深造,马连良指点他改学京胡。1937年,拜著名琴师徐兰沅为师,同年正式为言菊朋操琴,1939年后一直为马连良操琴,对马派声腔艺术贡献尤其卓著,被誉为“马连良的最佳搭档”。李慕良从老生改习京胡后,琴不离手,注重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在潜心钻研孙佐臣、陈彦衡、徐兰沅、王少卿等名家技艺的基础上,注重创新发展,自成格局。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他在原有基础上更加锐意创新,先后整理改编了《串龙珠》、《十老安刘》、《打登州》、《青梅煮酒论英雄》等剧目的唱腔;丰富了《借东风》、《甘露寺》、《四进士》、《苏武牧羊》、《胭脂宝褶》、《白蟒台》等马派名剧的伴奏;为马连良、谭富英、裘盛戎、张君秋、赵燕侠等设计了《赵氏孤儿》、《秦香莲》 、《白蛇传》 、《海瑞罢官》、《舍命全交》、《青霞丹血》、《红梅阁》、《赤壁之战》等唱腔;还参加了《南方来信》、《杜鹃山》、《芦荡火种》、《沙家浜》

李慕良

  生平

  李慕良原名李孟鄂,1918年生于湖南长沙,9岁学戏,攻老生,启蒙老师朱天祥, 13岁登台,1936年拜马连良为师深造,马连良指点他改学京胡。1937年,拜著名琴师徐兰沅为师,同年正式为言菊朋操琴,1939年后一直为马连良操琴,对马派声腔艺术贡献尤其卓著,被誉为“马连良的最佳搭档”。李慕良从老生改习京胡后,琴不离手,注重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在潜心钻研孙佐臣、陈彦衡、徐兰沅、王少卿等名家技艺的基础上,注重创新发展,自成格局。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他在原有基础上更加锐意创新,先后整理改编了《串龙珠》、《十老安刘》、《打登州》、《青梅煮酒论英雄》等剧目的唱腔;丰富了《借东风》、《甘露寺》、《四进士》、《苏武牧羊》、《胭脂宝褶》、《白蟒台》等马派名剧的伴奏;为马连良、谭富英、裘盛戎、张君秋、赵燕侠等设计了《赵氏孤儿》、《秦香莲》 、《白蛇传》 、《海瑞罢官》、《舍命全交》、《青霞丹血》、《红梅阁》、《赤壁之战》等唱腔;还参加了《南方来信》、《杜鹃山》、《芦荡火种》、《沙家浜》、《智取威虎山》 、《战宏图》、《红岩》等现代戏的唱腔设计。其作品章法严谨,动听耐品。形成了平正大方,音色饱满,刚健雄沉,巧俏动听的李派演奏风格,成为众人争相学习、攀登的至高艺术境界。

  1982年中国唱片出版社出版了李慕良演奏的《京剧音乐十一首》录音磁带。他还撰写了《京剧流派的产生与发展》的论文,并在20世纪80年代先后出访美国、香港等地讲学。

  1990年5月,由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戏剧家协会、北京市演出公司等单位联合举办为庆祝他从艺60周年并展示他优秀作品的“李慕良作品音乐会”,先后在北京、上海等地演出,取得很大成功。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同志观看了首场演出并接见了李慕良,为推动京剧音乐的发展起到很好的作用。李慕良曾任北京京剧院办公室主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等职。

  93岁的京胡泰斗李慕良先生,于2010年2月28日晚在北京病逝。

  艺术造诣

  琴艺

  李慕良琴艺的特点,首先在于他操琴从剧情、剧中人物的感情出发,所谓“拉琴拉人”,并通过独特的演奏手法、技巧来树立人物的音乐形象。他所追求的艺术境界是“心手相印”。因此,他的演奏有深厚的感情,旋律平正大方,节奏鲜明多变,手音圆润爽朗,指法灵活有力,弓法快而流畅,尺寸严谨,伴奏、过门、垫字,结构新颖,不落俗套,与演员的气口劲头配合得极为默契。特别是为马连良伴奏,可谓是严丝合缝,声情并茂。李慕良操琴风格匠心独运,自成一家,世称“李派”。

  京剧音调

  李慕良不仅琴艺高超,且谙熟京剧音调,造诣高深。他勇于革新,擅长唱腔音乐设计。他创作的唱腔,往往有很深的寓意;尊重传统程式而又不为之束缚,用音乐语言来解释人物的内心世界。在《赤壁之战》、《赵氏孤儿》、《海瑞罢官》及现代戏《沙家浜》、《智取威虎山》、《杜鹃山》(北京京剧团演出本)等剧中,对唱腔伴奏、曲牌音乐均有革新创造。其中《赵氏孤儿》一剧,与裘盛戎共同创造的“汉调二黄”新板式“我魏绛闻此言如梦初醒”唱段,备受海内外称颂,已成为花脸唱段中的精品,脍炙人口,广为传唱;《沙家浜·智斗》一场中的生、旦、净三个行当的背躬唱段风靡一时,旋律流畅新颖,在旦腔中巧妙地吸收了豫剧音调,全段节奏变化别致,发展和丰富了传统京剧中“摇板”和“流水板”的形式,推动了现代戏唱腔音乐的发展;《白蛇传·合钵》(赵燕侠唱)中的“徽调三眼”唱段别具一格,充分表现了剧中人物白娘子凄楚悲怆的意境,令人难忘。

  伴奏音乐

  李慕良在京剧的伴奏音乐方面,也进行了孜孜不倦的创作。他在旧曲翻新上成绩斐然,以《小开门》最为突出。他为了在《四进士》中更好地配合剧中人物的内心活动及动作的需要,在原有的《小开门》基础上创新,使原来简单的音调变得丰富多彩,绚丽斑斓,节奏变化对比鲜明,快弓流利酣畅,准确的为剧中人物内心变化以有力的衬托;也使得传统的《小开门》曲调得到升华,在内外行中广为流传,已成为练习基本功的必学曲目。另外,他将旧曲《万年欢》改为连续转五次调的新曲,定名为《万年欢庆》,并赋予了新的内涵。李慕良创作的京胡独奏曲很多,其中以《新东方赞》、《凝思曲》等最为著名。为纪念国庆30周年,他还运用京剧音乐形式创作了京胡协奏曲《长征颂》。

1 2 3 下一页

相关内容

  • 汤沐海 每一次音乐会我都酣畅淋漓2014-12-2
  • 常思思:神曲不适合我,坚持走艺术高端路线2014-12-1
  • 昆剧名宿林为林:突破自我再现大将军韩信2014-12-1
  • 裴艳玲正筹备新戏《渔夫恨》2014-11-27
  • 捷杰耶夫:展现“老普”音乐的放肆之美2014-11-27
  • 程学涛的演艺梦2014-11-27

更多>>推荐课程

音乐理论基础

主  讲:楼天宇

立即试听

和声学教程(上册-01至

主  讲:陈诺

立即试听

热点文章

  • 殷承宗:中国钢琴艺术需扎根传统文化
  • 中国音协2014年寒假北京考区考级报名简章
  • 河南各地7月音协考级成绩查询入口汇总
  • 长江杯第三届钢琴展演北京选手音乐会实况
  • 2013年高考音乐特长生招生专题
  • 黄河--北京交响乐团新春音乐会

热门标签

教材教辅

全国音乐等级考试音

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

页数:104页

isbn:978-7-103-03398-2

购买价:83元

  • 视唱练耳与声乐、器乐卷(第三
  • 康建东交响作品音乐会DVD/CD合

乐器

阮

  阮,阮咸的简称,旧称“汉琵琶”,还有一意即长颈琵琶,形似今之月琴,与从龟兹传来的曲项琵...

扁鼓

  扁鼓,是蒙古、藏、朝鲜、满、纳西、彝、苗、汉等族棰击膜鸣乐器。蒙古语称恒格勒格。藏语...

关于我们 | 合作推广 | 意见反馈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招生联盟
Copyright ©2006-2023 www.musiceol.com All Rigth Resevers 中音在线
电话:15311572120 京ICP备110031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