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来,这些歌曲正是产生在稳定的政治生活和繁荣的经济背景之下。音乐开始更加多元化,人文化,更加感性,更加娱乐化。人们从科技变革中快捷地找到消费音乐的接口,让耳朵饱满和饱和。聆听音乐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创作的迅速发展,形成音乐的超量生产。产量之多,花样之多历史罕见;队伍之庞大,音乐人的剧增也是超越以往。观念更新成为创作的内动力。歌曲创作再也不是专业团体、职业作曲家的事了。生动、优美的旋律仍然是大众接受的主因,歌词语境的时尚性,语言的人文化正成为新世纪词曲创作的鲜明特点。从大中华文化圈看,台湾流行音乐仍然影响着年轻一代。周杰伦的音乐代表着音乐国际化的趋势。你会听到他音乐中的“嘻哈”、“饶舌”等曲风,同样会欣赏他音乐中“中国风”式的歌词。从流行音乐中,可以倒映出两岸中华文化的光彩。
其次,制作的科技化成为音乐生产最大的推动力。以前靠笔耕五线谱的时代已成过往,新一代音乐人掌握了电脑作曲方式,这些音乐催生着音乐的市场化和现代化。
音乐产品生成当然还靠现代传播力。音乐传播成为音乐流行的高速悬浮铁路。IT业的发展,宽带速度的提升,硬盘的发展都是音乐繁荣的重要助力。唱片萎缩成为不争事实,但是它与媒体合作形成延伸产品,并促使音乐赢利和销售模式的转型,这是现代音乐市场上最重要的特征。
网络音乐成为21世纪时尚的标志。娱乐很重要,但会不会产生“娱乐疲劳”呢?我们真诚期待着更有价值的音乐精品多多出现。这是时代的需要,未来的需要。
(来源:辛亥革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