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晨报讯(记者 李澄)音乐中学比赛设重奖,制琴大师讲提琴“养生”,这在中国音乐界是件相当稀罕的事情。今天,中央音乐学院附中首届四重奏比赛将进行最后一天的比赛,原本是校内比赛,却设立了1万元的最高奖项,也让12组参赛小选手格外兴奋。
中国音乐教育多年来重视独奏家的培养,轻视合作协作的教育观念渐成积弊,近年来有识之士一直在呼吁重视室内乐,尤其是交响乐最根基的四重奏教育。四重奏教育和比赛从附中开始而不是从大学才开始,正是中央音乐学院附中的眼光独具。据附中室内乐教研室主任王绍武介绍,从2005年附中已将四重奏设为必修课,而今年开始的四重奏比赛则是在此基础上的升华,“仅仅是学习会产生枯燥感,比赛是为学生创造学习的动力。”参赛的12组选手全部由初三到高二的学生自由组合而成,并为自己的组合起名字,“组合的人员可以因各种原因更换,但名字会一直存在下去,也许未来的某个世界级四重奏就从他们中间产生呢!”
王绍武还介绍说,以往由于社会认知度的原因,学习中提琴的人数极少,附中在校生也就是二三人,但现在有50名中提琴学生,已经是全世界中提琴人数最多的学校了,而这恰恰是四重奏组合得以实现的保证。此次比赛为期三天,设奖:一等奖奖金1万元,二等奖6千元,三等奖3千元,对于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也起到了相当的作用。另外,赞助比赛奖金的制琴大师高彤彤还将在比赛期间举办提琴“养生”讲座,教给学生提琴的鉴别、保养知识,教给学生如何挑一把适合自己的提琴。高彤彤是目前国内唯一一位坚持没有助手而独自手工完成提琴制作全过程的制琴大师,他表示在获奖者音乐会上,还将为登台演奏的组合提供用同一块木料制作的四重奏提琴,让学生们真正体会到合作并发出同样的声音的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