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沈阳音乐学院科研处举办的“科研论坛系列讲座”第一讲于5月18日在办公楼学术报告厅举行,讲座由院副院长范哲明教授主讲,题目为《理性与非理性——施尼特凯〈第四弦乐四重奏〉风格特征与音高组织思维之剖视》。
范哲明教授在讲座中对施尼特凯这位20世纪杰出作曲家的《第四弦乐四重奏》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解读了其与前三部《弦乐四重奏》之间音乐语言的内在联系与变化,探究其创作风格的多元主义,及其在音乐中所表现的强大精神力量。根据对作品风格特征与音高组织思维的观察与分析,探究了这位思想深刻、风格鲜明、技术缜密的作曲大师在音乐创作中理性思维与非理性思维的相互关系与作用。
范哲明教授强调,作为施尼特凯晚期创作的标志性作品,从《第四弦乐四重奏》中可以看到“复风格主义”(以截取原材料作为引语、隐喻、拼贴等形式来体现)音乐表现形式以外的“后复风格主义”(从不同的音乐中提取风格元素,包括特有的音程或和弦,作为对抗性因素来发展乐思的技术)。通过对于这部作品创作模式的深入研究,以创作思维中文化基因的提取及音高组织之结构性设计的分析为切入点,观测、探索施尼特凯晚期创作中的风格特征与音高组织思维的轨迹,可以了解施尼特凯创作成熟期思维模式的形成与发展。
这场讲座不仅是对施尼特凯创作历程的回顾,同时也是对施尼特凯作品研究范围的拓宽。范哲明教授严密的逻辑思维、风趣睿智的语言,及其独特的分析视角以及对作品详尽的分析,开阔了师生的学术视野。讲座结束后范哲明教授与同学们进行交流,热情解答同学们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