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金钟奖”和“青歌赛”金奖获得者、她领唱了国庆60周年庆典上唯一一首领唱歌曲《领航中国》,她就是雷佳。,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歌舞团独唱演员,国家一级演员。雷佳被业内专家赞为最有灵性的歌唱演员,她的演唱融民族、美声、戏曲于一身,韵美纯正。6月12日,雷佳在厦门举办了“复兴之歌”——海峡两岸青年交流音乐会,随后马不停蹄地回京参加建党90周年系列演出。近日,雷佳做客京华时报,细聊她的“复兴之歌”音乐品牌。据雷佳透露,此次海峡两岸青年交流音乐会是“复兴之歌”音乐品牌系列第一站,会继续走下去。“复兴之歌是我一直想要延续的一个音乐旅程。”
复兴之歌将再演出
“复兴之歌”是雷佳个人音乐品牌,服务于民族团结和民族复兴的主题。近几年来,随着中国在国际上地位的提升,中华民族复兴被中华儿女热切期盼,成为精神动力。但我们究竟要复兴什么,对此雷佳也一直在思考自己的答案。雷佳说:“‘复兴之歌’是我一直想要延续的一个音乐旅程,是我们要做的一个主题。因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是这个时代的主题。作为一个文艺工作者,我也是想把传统文化的复兴做得更好一些。我要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歌唱,为中华民族文明重新屹立在世界而歌唱。”据雷佳透露,“复兴之歌”在厦门首站演出后,会有系列的演出陆续推出。
新国风音乐是我的方向
雷佳的音乐被称为新国风音乐。新国风这个概念,是雷佳一直探讨的课题。雷佳介绍说:“国风出自《诗经》,是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我国古代文艺宝库中璀璨的明珠。‘国风’中的周代民歌以绚丽多彩的画面,反映了劳动人民真实的生活,表达了他们争取美好生活的信念,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如果说‘国风’体现的是民族性和传统性,那‘新’则体现的是时代性和时尚性。根据这个定位,‘新国风音乐’将采取结合现代新传媒、新艺术等多种手法来展示传统音乐的纯美。我觉得新国风音乐是他们给我一个认知吧,也是我自己的一个方向。”
采风取得艺术上的收获
2008年一部被称为中华乐坛盛事、中国民族音乐史上具有特殊创举意义的音乐作品集《中华56民族之歌》在北京正式发行。雷佳担任演唱。后来这部音乐作品集作为唯一的音乐国礼,赠送给来参加奥运会的外国元首和文化使节。《中华56民族之歌》里有10多首用少数民族语言演唱的。其他40种是用汉语唱的,用歌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用音乐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舞台。
对于当时能被选中担任演唱者,雷佳觉得很幸运。雷佳回忆道:“当时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缘巧合,是无形中的一种牵引。正好《中华56民族之歌》组委会要做一盘这样的专辑,因为申奥成功以后,他们一直在选这个人。最后选定我,一是因为我当时没有太固定的声音形象,可以演唱很多作品,又有这样的意愿来做这样的事情,他们在我身上看到了这种可能性,就邀请我一起参与到这个活动当中。”
当时,雷佳跟着组委会一起采风,对于这次经历,雷佳觉得虽然有艰辛但也有收获。她说:“过程当中有很多快乐,当然也有很多艰辛,到地方去采风,获得了第一手资料,学当地语言,对于我来说也是一种挑战。我觉得在整个过程是特别大的收获,可能是别人没有过的一种生活经历,对艺术也有特别大的帮助。”
演歌剧是一种锻炼
与同期歌手相比,雷佳可谓歌剧高产户,相继主演了《木兰诗篇》《再别康桥》《米脂婆姨绥德汉》《雪白的鸽子》《北京传说》。对于歌剧这种表演形式,雷佳本人非常喜欢。她觉得演歌剧很过瘾。在台上唱一首歌与演整场的歌剧、演绎一个人物相比,会让人觉得演唱歌剧可以牵动现场每一位观众的心。雷佳说:“我在全身心地投入一个人物时,我就是那个人物,那种在舞台上的表达和对自己的历练,我觉得是每个人都向往的。”
雷佳认为在舞台上唱歌和唱歌剧,两个是相辅相成的,能够互相帮忙。她说:“我觉得在舞台上唱一首歌的时候,要把它表达出来让所有观众都感受到你的能量和热力。而在演唱歌剧时,它会给你一个大的空间让你演绎。演唱歌剧是一个全方位的锻炼,因为你要全场演下来,没有好的方法,好的体力肯定是完成不了。这对我也是一种锻炼。”
去南沙为战士歌唱
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歌舞团独唱演员,下部队慰问演出是家常便饭。雷佳表示,每次下部队都会感动,按雷佳的话说“边哭边唱的场景经常会有”。雷佳说,她4月刚从南沙回来,这是她第一次去南沙,在舰艇上生活了15天,走遍了南沙,给战士们演唱。有时舞台就搭在舰艇上,随着海浪起伏开唱。雷佳晕船很厉害,但她一直坚持着为在一线的官兵们热情地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