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内容:目前在我国,开展小提琴考级的地区越来越多,考级的影响越来越大。考级对推动我国业余小提琴教育向健康的、规范化的方向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但考级是我们向国外学习来的,小提琴的考级工作从九十年代才在我国开始实行,他还处于开始阶段,需要不断地完善和发展。
自从中国音乐家协会公布业余小提琴考级并实施考试以来,全国各地也制定了各自的考级章程。考级工作的展开,大大地促进了我国业余小提琴教育事业的发展。更多的人对学习小提琴产生了兴趣,业余小提琴教育也向着健康的、规范化的方向进展。除了北京两家考级章程之外,笔者还拜读过上海、广州、成都、武汉、天津等地的考级章程。比较起来中央音乐学院和中国音协的曲目量大一些;还有与其它地区不同的是,中央音乐学院把考级定为九级,而其它考级章程定为十级。虽然各地根据自己本地的情况制定的章程和曲目各有不同,但总的格式和思路是大体一致的。
前些时见到英国和澳大利亚的考级章程及曲目,读来觉得很受启发。澳大利亚的考级是把业余与专业级别列在一起的,在十个级别中划分了初级(1—4级)、中级(5—8级)、高级(九级为预备级,十级为正式资格)三个阶段,从八级开始, 曲目中包括了巴赫的无伴奏作品,从第九级开始,曲目中包括了布拉姆斯、德彪西、弗兰克、福列、亨德密特(有钢琴和无伴奏的)、普罗科菲耶夫、科普兰等作曲家的奏鸣曲,在第十级的曲目中除了我们的考级章程中常用的协奏曲外,还包括了贝多芬、普罗科菲耶夫、巴托克、哈恰图良等作曲家的协奏曲和大量的大中型技巧性乐曲,其中包括肖松的“音诗”、巴托克的两首狂想曲和无伴奏奏鸣曲、以及布洛赫(BLOCH瑞士)、埃内斯特(ERNEST)、伯克利(BERKELEY)、伦诺克斯(LENNOX)、达拉皮科拉(L·DALLAPICCOLA意)、谢伊拜尔(SEIBER匈)、马蒂亚斯(MATYAS)、哈恰图良、勋伯格等作曲家的作品。最后一级是为获得专业演奏家资格证书而设,而第九级是为其准备的一步。能完成九、十级的曲目和要求,确实就具备相当的水平了,这两级是真正的专业之路。英国的考级有专业与业余之分,对于高级证书的颁发有专门的章程,这种证书的获得必需经过音乐学院严格的专业训练和考试.而为业余的考级,即使最高级的第八级,技术也上只是达到中等水平,但就全面的音乐修养来看,比我们的业余考级要求具体详细多了。英国的考级,除了在英国本土一年两次外,还在海外其它地区设有考点,影响比较大。现在把英国考级章程和曲目翻译出来供大家参考,并就英国与中国小提琴考级中的殊与同进行一点分析,以求对我们的教学有所帮助。
全面的音乐教育
单就小提琴演奏的技术难度来讲,英国考级的初级程度要比中国的浅,在第一级以前还有一个预备级,说明他们很重视初学阶段。本人有一个学生学习换把时间不长,在中国只能报考二、三级,到了英国却考下了第五级,说明中、英两国考级曲目难度的差异.但由于我们的小提琴考级只是单纯的考拉琴,所以一些教师在教学中更多地教技术、教某个乐曲或某项练习而忽略了全面的音乐知识的传授,如乐理、视唱练耳、关于音乐的历史、音乐家身世和其它形式的音乐作品等等,更因为在我国的中、小学普通教育中音乐课常常不能保证质量,甚至被忽略,所以大部分学生对一般的音乐常识知之不多。对于演奏小提琴来说,反映出来的音准、节奏等问题,在音乐表现上对作品的音乐内涵缺乏理解,对音乐风格缺乏了解的问题,都不同程度的说明我们在全面的音乐教育上是非常不足的。英国的考级虽然程度不深,技术要求不难,但规定了在各个级别相应的乐理、视唱练耳和音乐知识考试,澳大利亚的考级也在各个级别中规定了相应的听力、视奏和音乐知识的考试,这就敦促了学生在学习小提琴的同时接受全面的音乐教育。而这本身对小提琴的教学也会起到很大的促进和帮助作用。
在曲目安排上,英国的考级曲目使用了大量奏鸣曲,并且在整个考试中规定必须带伴奏演奏,体现出对演奏音乐的全面要求。小提琴作为以演奏单旋律为主的乐器,它的主要演奏形式是与其它乐器合作的形式。所以,除了正式的无伴奏乐曲和练习曲,在大多数小提琴独奏作品中,小提琴演奏的也只是音乐作品的一部分(尽管是其中的大部分或主要部分),在这些作品中,小提琴只有与其它乐器合作,才能完成一部作品的全部,或者说演奏者只有在合作中才能感受到音乐的整体,进而体会到自己所承担的那部分音乐的位置、分量和应做的力度、速度、音色变化的分寸,更好的演奏小提琴这部分音乐,也就是真正演奏好整个音乐作品。因此,合伴奏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全面培养学生音乐修养和技术能力不可缺的一步。而奏鸣曲,对于全面的音乐训练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奏鸣曲不以炫技为目的,很多奏鸣曲不需要艰深的技术,所以在演奏奏鸣曲中必须学习倾听音乐,要把更多的精力用到演奏音乐上。可以说,奏鸣曲是小提琴教学中重要的教材之一.由于条件所限,我国很多地区考级不能有伴奏配合,一些学生在学习小提琴过程中很少有机会合伴奏,在我们的考级曲目中和教材安排上奏鸣曲使用的也不多,这无疑是学习中的缺憾。相信随着我们教学与考级条件的逐步改善,教师水平的不断提高,合伴奏将成为学习小提琴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我们的学生通过学习小提琴能够真正进入美好的音乐殿堂。
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小提琴教学的目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很好地掌握手中的琴和弓,以便随心所欲地演奏好各种音乐作品.考级可以说是对学生演奏能力的一种测试.我们一些教师或家长让学生花费大量的精力和过长的时间单一的准备一套较高级别的曲目,使得学生除了凑合完成考级曲目外连最简单的小曲也演奏不好,这实际说明这个学生并不具备这一级别的能力和水平.这种现象无疑背离了我们考级的积极目的,但同时也反映我们考级章程和曲目的某些部分有待改进完善.如何让考级真实体现考生的真实水平,从英国考级章程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发。
对音阶的考试,我们一般是只考一个调,小调也是只考旋律小调,而英国考级章程要求每个级别都要背奏好几个大、小调的音阶和琶音,弓法有连弓也有分弓,从第六级开始要求小调要演奏旋律小调和和声小调两种。虽然有些音阶只是演奏一、两个八度,要求的速度也不快,但全部背奏是需要对基本乐理、乐器和指法关系有一个融会贯通的了解和认识的基础的。音阶和各种琶音(包括半音阶、分解三度等)是构成音乐语言的基本素材,相当于语言文字的字词,正象字词是构成句子和文章的基础,对调性的感觉和对于各个大小调的熟练掌握和运用是能够很快把一部作品试奏下来并能进一步演奏好的重要基础。我们知道,外国人业余学习小提琴一般是练琴不多的,只有在学习过程中注重演奏能力的培养,能够背奏许多大、小调的音阶和琶音,并能自然的运用,才能在短时间内把音乐作品练出来。可以看出这种考级对演奏能力在基础训练方面的措施,是对音阶的全面细致的要求。这无疑是对教学的引导。
除了在每个级别中都规定了试奏考试外,在英国考级章程第六级和其以上的级别中,都规定了必须通过乐理考试和英国叫做“实用音乐技巧”的第五级的考试。为了能使大家对这项考试有一个了解,笔者将这项“实用音乐技巧”考试第五级的文字规定翻译出来。此项考试不是一般的考视奏,而是考查学生是否真正掌握所学的乐器,是否抓住了音乐的一般规律而能实际运用。这其中包括听音辨错、认识音乐术语和表情记号、音乐记忆、移调及即兴创作等等,是对音乐演奏方面的适应能力、运用能力和创造力的考试,也确实是说明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不能不说,我们一些程度较深的学生大部分都难于通过这项考试。在我国,孩子们开始学习小提琴的年龄比较小,在大多数家长对教学的积极参与下,学习的进度较快,很多学生小小的年纪就达到较深的程度。由于一些练习曲和乐曲是教师和家长手把手教出来的,所以一些学生除了课堂所学的东西之外,演奏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难于独立完成课堂以外的音乐演奏。这是一个长期以来在教育战线一直讨论的问题:我们更应注重知识的传授还是能力的培养?一位曾在国内专业乐团工作多年的第一小提琴演奏员出国以后, 自叹跟不上外国业余乐队的排练演出进度,这不能不反映出,我们的教学比较缺乏对学生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笔者建议适当放慢教学进度,更多的浏览难度不大的各种类型和形式的音乐作品,以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合奏、重奏、齐奏、伴奏等实践活动,争取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公开演奏,使学习成为学生的自发要求,从而练习更有目的,把死的技术和知识变活,使学生真正会用。另外,从我们的考级章程要求上增加一些有关的项目,是敦促学生加强演奏能力的好办法。
目前在我国,开展小提琴考级的地区越来越多,考级的影响越来越大。考级对推动我国业余小提琴教育向健康的、规范化的方向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但考级是我们向国外学习来的,小提琴的考级工作从九十年代才在我国开始实行,他还处于开始阶段,需要不断地完善和发展。英国和澳大利亚的考级曲目定期更换,曲目中包括古典时期、浪漫派及近现代音乐,其中很多是我们不熟悉的。我国一些地区的考级章程根据各自不同的情况也在做定期的修改,这无疑是在一步步使考级工作趋于完善的努力。考级是业余学习小提琴的很好的阶段测试,考级使许多学琴的孩子和家长觉得学习上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方向和目标这是很好的事。由于目前我们考级的内容比较单一,使得一些人盲目地追求考高级别而使学习走向歧途。这种情况各地都有。除了一些报考人不能正确看待考级之外,也说明我们的考级章程有待完善。为了使我国的考级工作做得更好,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检查我们已展开的考级工作,仔细研究我们的考级章程,提高考级章程的水平,完善考级工作,使其更具有普及性和权威性,在我国小提琴普及教育中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作者:管文宁 著名小提琴演奏家、教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