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6日,首届校园歌曲创作研讨会在北京京民大厦举行,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思想政治教育处副处长葛元杰、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办公室主任杜汇良、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王民忠、北京市教委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处副处长王军、中国音乐学院党委书记闫拓时教授、中国音乐学院纪委书记倪赛力、中国音乐学院党委副书记韩立萍以及全国60多名参会代表参加了该次研讨会。本次研讨会历时3天主要由开幕式、专题报告、小组交流和讨论、成果汇报以及校园歌曲创作研讨会闭幕音乐会组成。
研讨会开幕式由中国音乐学院纪委书记倪赛力主持,中国音乐学院党委副书记韩立萍女士致欢迎词。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思想政治教育处副处长葛元杰、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办公室主任杜汇良发表讲话、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王民忠、北京市教委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处副处长王军分别发表讲话。
专题报告上,中国音乐学院党委书记闫拓时教授,肯定了校园歌曲对教育对学生的重要意义。作曲系党委书记禹永一教授从音乐创作和教育方面做了系统的阐述。中国音乐学院教师王月明、吴军以及清华大学教师王金峰、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教师徐鸣涧也分别从自己的情况出发,阐述了他们自己对校园原创歌曲的理解与见解。
为期一天的专题报告,让全国各大代表对校园歌曲创作有了新的认识和见解,在小组交流和讨论上全国各大参会代表各抒己见,从多角度发表了自己对原创校园歌曲的心得与见解。
东北师范大学团委副书记居柏成、沈阳音乐学院教授张红星、武汉大学学生肖程佳作为代表,对各小组交流和讨论的成果进行了总结和汇报。
为期3天的研讨会,随着校园歌曲创作研讨会闭幕音乐会于北京中国音乐学院而落下帷幕,来自全国各大院校的老师和同学们演唱了从1863年校园歌曲产生至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用歌声诠释了校园歌曲发展的流程脉络。
《阿宫先生》、《送别》、《听妈妈讲过去的故事》、《龙的传人》、《同桌的你》等经典校园歌曲以及《合照》、《长大》、《情义》等当今原创校园歌曲成为他们演唱的精彩曲目。
首届校园歌曲创作研讨会是由中国音乐学院主办,教育部思政司、共青团中央学校部、中共北京教育工委、北京市教委、共青团北京市委为指导单位。本次活动是中国音乐学院师生通过对全国各高校走访,结合当今高校情况和大学文化现状,经过深刻思考后发起的一项史无前例、富有远见、意义深刻的活动。该活动力争在一年内创作出反映新世纪大学生校园组歌,激发大学生们的创作热情,为有音乐才华的同学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同时也会推动校园歌曲的发展。不仅如此,它对在提高大学生素质、净化大学生灵魂、陶冶大学生情操、鼓舞大学生精神,培养大学生优秀品质、开展高校思想教育工作、建设校园文化、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营造良好校园气氛、建立和谐校园都有重大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