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格桑花是我感恩的心,汶川多谢有恩的人,多谢了,感谢了!”8月6日晚、7日晚,具有民族特色的藏羌民歌响彻中山艺术中心和广州军区大礼堂。这是四川音乐学院院和汶川县为广州、中山带来的“因为有了共产党——爱在汶川”大型感恩活动,以感谢广州、中山两市人民3年来对汶川的无私援助。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张广宁,广东市长万庆良,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桂芳,中山市市长、广东援建汶川工作组长陈茂辉,四川音乐学学院党委书记柴永柏,副院长孙洪斌,汶川县委书记青理东、县长张通荣及援建工作者代表等1300余人出席了本次感恩慰问活动。
四川音乐院有关部门负责人邵春良、李毅、马麟,下派汶川挂职干部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张雪娇、文体局副局长古维霞、水磨镇委副书记宋康、映秀镇委副书记黄慧琳、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柴丹、县团委副书记姜苏洪参加了此次活动。
慰问活动以“感谢共产党,感谢广东援建”为主题,充分表达了汶川人民对广州市和中山市在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中给予汶川无疆大爱的感恩情怀。晚会在“多谢了”的深情歌声中拉开帷幕,依次展开“羌笛悠长”、“大爱无疆”、“广汶同心”三大篇章。150余名川音师生和汶川代表以艺术的形式,再现灾后汶川在广东的帮助下的重建之路。《汶川美》、《尔玛人的新家》、《爱是心的桥》、《我们永远在一起》、《爱在汶川》等表现在灾后恢复重建新汶川的歌曲通过原生态演唱、情景表现、大型民族舞蹈等形式,结合LED画面和诗意解说为全场观众呈现出感人肺腑的心灵对话。
活动中,汶川县委书记青理东、县长张通荣和四川音乐学院下派干部不时走上舞台,与大家一起唱响感恩歌。“抗震小英雄”林浩也参加了此次慰问活动,得到当地援建者热烈欢迎。
当歌声响起,当舞蹈跳起,背景大荧幕上,播放着汶川人民在送别援川人员时的场景,有老妇人与援川的年轻人相拥,有汶川青年人举着"广东汶川山水相连"的横幅。穿着汶川少数民族服装的人们站在舞台上,向广东人民鞠躬致谢,"感恩永不忘"五字赫然写在荧幕上。
真挚的感谢,广东观众皆报以热烈的掌声。大型舞蹈诗《爱在汶川》彰显了汶川人民坚不可摧的精神力量,表达对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全国人民、广东援建单位的感恩之心,抒发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衷心赞美、对人间大爱的赞美,展示精神家园重建的累累硕果,许下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汶川县及四川音乐学院代表广大四川人民请无私援助灾区的广州恩人放心,坚强勇敢、崇文厚德的四川人民一定饮水思源、铭恩奋进,努力把汶川建设成为环境优美幸福家园和发展振兴成功的范例。
8月7日下午,广州市委、政府专门举行欢迎慰问团座谈会。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张广宁说,“支持汶川灾后重建,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要决策,广东省委、省政府,广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举全省全市之力支持重建,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我们一大批援建干部攻坚克难,无私奉献,得到了考验。英雄的四川人民、汶川兄弟不屈不挠,夺取了抗震救灾新的胜利。这次来广东开展慰问活动,我代表省委、市委感谢你们。这次活动中,四川音乐学院发挥自身优势,不但为灾区精神家园的重建作贡献,还用艺术的形式来到广东,把党的关怀,四川人民的深切问候带来了广东,充分体现了一所高等院校社会责任感和办学理念。川音在全国乃至世界很有名气和影响,今后应加大包括川音在内的高校的合作,推动两省社会经济文化全面发展。”
座谈会上,柴书记和青书记先后表示本次活动主要目的是展示重建成果,感谢广东恩人,充分体现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本次活动也是我们党员师生创新争优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
8月7日,感恩团在广州援建组长李俊夫一行的陪同下参观了黄埔军校纪念馆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昵称:在大陆称之为“黑管”;黑管,或克拉管(意大利语为Clarinetto,西班牙语为Clarin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