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西林(1964――),女,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音乐美学学会全国会员。1978至1990年在西安音乐学院附中、大学部学习。主要任教《中国音乐史》、《中国古代音乐美学史》等课程。
研究方向:中国音乐史和音乐美学研究。主攻方向:唐代音乐研究
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唐代音乐文化研究(09YJA760036)”,院级课题“唐代音乐历史研究”(2008)。已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参编出版教材3部。
已发表的主要论文:
1. 唐代音乐繁荣的演变进程及其历史价值,交响,2008,2。
2. 唐诗与音乐问题研究现状评述,交响,2006,3。
3. 盛唐乐官编制、乐人数量问题探析,交响,2010,4。
4. 改革开放30年来唐代音乐研究进展述评,交响,2010,2。
5. 唐朝三代帝王对盛唐音乐繁荣的贡献与历史局限,交响2003,3。
6. 唐代文人士大夫对西域音乐的态度略考,交响,1996(2)
7. 意识与无意识关系新解,西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被人大复印资料《心理学》2005,12全文转载。
8. 无意识创造性观点对音乐教育的不利影响,《戏文》2005,4。
9. 试论中国古代音乐的理性意识与自然科学精神,交响,1989,4。本文被西安音乐学院50周年院庆学术论文集收入,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67-173。
10.老庄思想对中国古代音乐的影响,交响,1986,4。
11.荀子人性论的实质及其意义,常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2。
12.毛泽东关于文艺工作对象的思想在新时期的现实意义,交响,1992,2。
13.音乐审美体验与音乐的存在方式.交响,1996,3。本文被上海音乐学院《音乐美学论集》2007年收入。
14.抽象具体化是音乐的审美标准.交响,1987,3。
15.音乐教育对人的素质提高的新证据,交响,2004,4。
16.创造性的认知观点及其对现代音乐教育的启示,交响,2001,1。
17.专家型人才成长模型对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启示.中国高教研究,2002,11。
18. 意识的实质新理解,中国临床康复,2005,9。
参编教材:《交响音乐欣赏》,2001年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