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14部中外歌剧中饰演女主角,如《茶花女》《艺术家生涯》《游吟诗人》《杜十娘》《货郎与小姐》《再别康桥》《白毛女》等,特别是去年在人民大会堂饰演的《白毛女》被称为新中国第四代“喜儿”。
2006年10月在北京音乐厅成功举办了“让我靠近你”——尤泓斐2006北京独唱音乐会;
2007年5月在深圳新落成的音乐厅成功举办了“让我靠近你”——尤泓斐2007深圳独唱音乐会;
2008年在北京展览馆剧场成功举办“蓝调晚妆”大型音乐聚会;
2010年应北京大学的邀请成功举办了四场“2010尤泓斐北京大学艺术之旅”系列独唱音乐会及两场讲座;
在顾长卫执导的电影《立春》中女主角蒋雯丽的全部唱段由尤泓斐演唱
1999年在第七届朝鲜平壤“四月之春”国际艺术节上获得个人演唱金奖;
2000年在文化部举办的中国首届全国艺术歌曲比赛中获得二等奖;
2004年再次在朝鲜平壤“四月之春”国际艺术节上获得个人演唱金奖;
2005年10月在文化部中直院团中青年演员考核中获第一名;
2008年凭借个人音乐专辑《让我靠近你》荣获第六届中国金唱片奖美声组最佳女演员奖。
中央歌剧院
中央歌剧院是隶属于文化部的国家歌剧院,始建于1952年,前身是延安的中央管弦乐团和鲁艺文工团。1942年就在延安创作演出了秧歌剧《兄妹开荒》、歌剧《白毛女》。目前是中国及亚太地区具有规模优势和实力的歌剧院。
中央歌剧院现有歌剧团、合唱团、交响乐团和舞台美术设计制作中心等。歌剧团聚集着众多优秀的歌剧表演艺术家,他们大都获得过国内外声乐大赛的重要奖项,并一直活跃在中国及世界歌剧舞台上。合唱团成员均毕业于高等音乐学院,具有良好的音乐修养和声音表现力,演唱曲目涉及中外著名歌剧和声乐作品,目前是国内最具实力和影响力的百人合唱团;交响乐团以擅长歌剧音乐演奏闻名,积累了丰富的曲目,并经常参加国内外大型演出,是国内最受欢迎的交响乐团之一;舞台美术设计制作中心实力雄厚,广泛参与了歌剧及中外重大演出和各类大型活动的舞美制作。剧院还聚集着一批颇具实力的作曲家、指挥家、导演、剧作家及舞台美术家。历任院长有著名艺术家李伯钊、周巍峙、卢肃、赵沨、马可、李凌、刘莲池、王世光、陈燮阳、刘锡津。现任院长为著名指挥家俞峰教授。
半个世纪以来,经过几代艺术家的不懈努力,剧院先后在中国首演、推出并保留了一批世界歌剧经典剧目,主要有《茶花女》《蝴蝶夫人》《卡门》《叶甫根尼•奥涅金》《詹尼•斯基奇》《图兰朵》《阿依达》《艺术家生涯》《弄臣》《费加罗的婚礼》《奥塞罗》《乡村骑士》《塞维利亚理发师》《丑角》《霍夫曼的故事》《游吟诗人》《伊斯国王》等;积累了一批中国歌剧作品,如《白毛女》《刘胡兰》《草原之歌》《阿依古丽》《第一百个新娘》《马可•波罗》《杜十娘》《霸王别姬》《山村女教师》《热瓦普恋歌》等。
剧院一直保持其国际性、开放性特点,长期活跃在国际艺术交流舞台上。1988年夏,中央歌剧院赴芬兰萨沃林纳歌剧节演出了《蝴蝶夫人》《卡门》、威尔第《安魂曲》及中国音乐作品。2008年初,中央歌剧院在中美文化国际交流基金会的策划和资助下,第一次以中国完整剧院建制,携中国原创歌剧《霸王别姬》赴美国旧金山、洛杉矶、华盛顿、纽约、休斯顿、达拉斯六地巡演,历时一个月。同年剧院又出访埃及,在开罗歌剧院成功演出普契尼歌剧《图兰朵》。剧院还多次前往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叙利亚、台湾、香港和澳门等国家和地区演出外国及中国歌剧等。
改革开放以来,剧院国际艺术交流得到广泛拓展,很多世界著名歌剧院、艺术家都与中央歌剧院有过辉煌的合作。1986年与世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合作,成功上演歌剧《艺术家生涯》。1999年又与世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卡雷拉斯进行合作演出。2001年6月与帕瓦罗蒂、多明哥、卡雷拉斯成功合作“世界著名三大男高音紫禁城广场音乐会”。剧院还曾与世界著名歌唱家蒙茨克拉特•卡巴耶、杰西•诺曼、蕾尼•弗莱明、安吉拉•乔治乌、曹秀美、马尔切罗•焦尔达尼、萨尔瓦托雷•里契特拉、拉蒙•瓦尔加斯、狄美特•霍洛斯托夫斯基成功合作演出。
2009年,中央歌剧院首次推出国际歌剧季,集中上演中外优秀歌剧和音乐会,其中在国家体育馆上演的鸟巢版歌剧《图兰朵》两天吸引近十万观众。中央歌剧院于2010年3月将该剧带到台湾,在台中洲际棒球场演出两场,吸引了3万观众到场观看,为歌剧大众化做出了巨大贡献。2010年,中央歌剧院上演的歌剧《霸王别姬》在第九届中国艺术节上的第十三届中国文华艺术政府奖评奖中获“文华大奖”;新创歌剧《热瓦普恋歌》在文化部国家艺术院团首届展演中获“优秀剧目奖”。
剧院还多年秉承“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深入农村、厂矿、军营、校园等,将歌剧艺术带给广大群众,为歌剧普及辛勤耕耘。
近六十年来,剧院一直保持着新人辈出的繁荣局面,青年艺术家在国际国内比赛中频频获奖,在国际艺术交流中保持着高水准,为国家赢得广泛的声誉,为剧院发展提供支持力。作为新世纪的中国国家歌剧院,将继续保持创造性、开放性、国际性的发展原则,肩负着发展民族文化和国际间合作交流的历史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