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 (资料图)
本周三(9月28日),中国国家芭蕾舞团交响乐团将在音乐总监张艺的率领下,向马勒的第七交响曲发起挑战。
“芭蕉”摩拳擦掌,苦练马勒不放松
排练马勒第七交响曲,同时还要指挥国家大剧院的原创舞剧《马可·波罗》,9月对于指挥张艺来说异常辛苦,最忙碌的时候甚至是一天“三班倒”。据了解,早在三个月前,被乐迷们亲切地称为“芭蕉”的中央芭蕾舞团交响乐团的音乐家们就已经摩拳擦掌,不仅开始研习马勒的乐谱,同时还通过唱片和书籍了解马勒的生平,一位乐手说:“演奏马勒,必须要了解马勒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乐手不仅只是演奏自己的部分,更是要清楚其他声部的旋律和走向,知道交叠的多重感情线索来自哪里去向哪里,彼此呼吸就像是同一个身体内的器官一样。”
张艺还透露,中国国家芭蕾舞团交响乐团为了壮大此次的演出实力,特地邀请了香港管弦乐团的乐团副首席王思恒担任特邀首席。“港乐”去年曾经做客国家大剧院,对马勒第七交响曲进行了成功的演绎,他的到来无疑会增加“芭蕉”在演奏方面的经验。
感受马勒的“光影魔术”
马勒在《第七交响曲》中进行了大胆的实验和炫技,而他最不同寻常的创举是将“光影”变迁写入了作品,并且与视觉艺术中的明暗、影调、色彩等素质形成了强烈的关联,这些都另马勒第七交响曲成为了一部具有视觉性的交响曲。马勒的手法在当时看来相当超前,就连作曲家在1908年该曲首演时都说“希望在自己死后50年再首演这部作品”
这部艰深晦涩的作品挑战着大型管弦乐团的演奏极限,被称为“走在钢丝上演奏的音乐”,事实上直到今天人们也很少能在现场听到这部难度极大的交响曲。指挥大师捷杰耶夫也感叹马勒七是个“鬼门关”,其难度对于中国乐团来说可想而知,但中国国家芭蕾舞团交响乐团却在今年年初国家大剧院规划马勒年演出时,勇敢地挑选了这部作品。张艺说:“虽然对我们来说吃下这样的作品难度很大,但我们肯定会全力以赴,为观众奉献精彩的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