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现有教职工约2800人,专任教师近1500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80%多,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达46%。专任教师中有教授300余人,副教授近500人,博士生导师249人,有国家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讲座教授、特聘教授共4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6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9人,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2人,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入选者8人,国家教学名师2人,全国优秀教师6人,全国、全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入选者共2人,省级教学名师14人,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6人,陕西省“三五”人才工程入选者13人。近年来,学校积极调整用人政策,聘请了近百名国内外著名学者作为兼职教授,其中有院士10余人。
学校现有全日制本专科生17179人、研究生7205人,继续教育和网络教育学生4万余人, 外国留学生784人。 长期以来,学校以质量为生命线,坚持以“三级三类”教学评估为主体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狠抓教学管理和改革,取得显著成效,自2000年以来共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6项,省级教学成果奖42项;9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40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3门课程被评为国家双语示范课程,3门课程被评为省级双语示范课程;11个专业被评为国家特色专业,22个专业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12个专业被评为省级名牌专业;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5 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学校从2006级本科生开始推行“2+ 2”人才培养新模式,并积极探索教师教育“4+ 2”城乡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教育培养优质师资。
学校积极实施科研强校战略,科研实力逐年提升。“十一五”期间,人文社会科学共承担省部级及其以上科研项目472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类项目81项,教育部项目106项;有118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出版学术著作432部,教材160部,发表学术论文4793篇。自然科学共承担省部级及其以上科研项目442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60项;863计划项目4项,973前期专项项目2项;出版学术著作105部,发表学术论文6454篇;有23项科技成果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奖,116项科技成果被授予专利权,其中发明专利112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
学校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和“陕西省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多年来高度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大力弘扬 “厚德敦行”文化精神,建设高品位校园文化。学校1999年被中央文明委首批授予“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荣誉称号,连续十五年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授予“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