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气爽,晴空万里;九月川音,丹桂高挂,彩球飘扬。2011年9月9日,在第27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四川音乐学院隆重举行2011年庆祝教师节暨表彰大会。
大会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
党委书记柴永柏、院长易柯、原院长敖昌群、原党委书记谭维明、原党委书记王慧才、原院长黄万品、原院长李忠勇,副书记彭建辉、文云英,副院长张勇、刘立云、孙洪斌,原党委副书记宓庆深、原正院级调研员李西林,原副院级调研员杨建中、王光全,美术学院院长马一平,老教师代表邹承瑞在主席台就座,全院教职工以及学生代表上万人在一个主会场4个直播分会场参加大会。
大会由党委副书记文云英副教授主持。
院长易柯教授作工作报告。他说,今年,是我国第27个教师节,在此,我谨代表学院向全院教职员工致以节日的问候,祝愿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幸福!在我们隆重庆祝教师节的时候,回顾过去的一个学年度,学院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成绩显著。
今年学院取得了“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和设计学”三个一级学科,在全国音乐艺术类院校中是取得学科数量最多的院校之一。我院已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省级精品课程8门,省级教学名师3名,省级教学团队5个以及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学院最新评出了首届教学名师20名。全院的省、部级,省厅级科研立项与2010年相比呈现上升趋势。省厅级项目达43项。学院主编的《王光祈文集》荣获四川省第十四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一等奖;学院《音乐探索》在2011年第二届中国学术期刊评价中被评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在第四届全国高校社科期刊评优活动中被遴选为“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党委副书记文云英副教授的论文荣获2010年度全国高校学生工作优秀学术成果评选二等奖。010-2011学年度,共出版专著8部,教材3部,作品集4部,论文集1部,科普读物1部;论文被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收录14篇,核心期刊49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207篇。学院在科研、创作、表演及其他相关方面共367人次,10个集体取得337项获奖成果。
学院继续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开展主题为“放飞心灵、幸福启航”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加强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如:7月中旬,柴永柏书记,文云英副书记,孙洪斌副院长带领学院50余名毕业生参加了由共青团中央、中央电视台遴选全国22所知名高校联合推出的2011年暑期大型电视活动《毕业歌》,并在中央电视台演出。此外,学院领导还先后带队赴灾区汶川县、革命老区贵州遵义及巴中南江县开展系列学习实践活动。今年是5.12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和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学院组织的大型音乐舞蹈诗《因为有了共产党•爱在汶川》在成都及广州10余个地区进行了巡演。得到了广东援建单位一致赞扬。
学院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顺利召开学院第十次党代会,选举出了新一届党委和纪委。共培训干部20人次,提拔处科级干部120名,推荐选调生、大学生村官34名,推荐援藏干部6名,下派干部4名。发展中共预备党员1125名,批准预备党员转正966名,培训入党积极分子1663人。
他还对下学年度工作从八个方面作了安排。他强调,国家教育部下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高等学校提出了新要求,本学年度,我们要认真学习,努力贯彻实施,把各项工作做得更有特色。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让我们携起手来,继续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进一步提高学院的教育教学质量,为川音的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工作!
副书记彭建辉宣读,《四川省教育厅关于表彰第五届四川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奖教师的决定》和《四川音乐学院关于表彰“首届教学名师”奖获奖教师的决定》
副院长张勇宣读《四川音乐学院关于表彰2011年暑期社会实践先进集体、优秀指导教师和优秀学生的决定》
副院长刘立云宣读《四川音乐学院关于对2010-2011学年度科研、创作、表演及其他专业学术成果有关人员进行奖励的决定》
副院长孙洪斌宣读《四川音乐学院关于表彰2011年暑期艺术实践先进集体和个人的决定》
获奖集体和个人上台接受院领导的颁奖。表彰仪式在热烈的掌声和对获得表彰的教师、集体的祝贺中结束。
教师代表作曲系主任宋名筑教授发言,他说,感谢党和学校对我的培养。我们川音发展新的时期已经到来,我们将按照党委提出的“坚持内涵发展,拓展国际视野”合理调整培养方向,以适应学生就业及继续深造的需求。作为一个人民教师,应当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提高自身修养,完善个人品格,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坚持学习。围绕学院“申博”、“申大”两项重点工作,我们一定要跟上时代和学校发展步伐,虚心学习,发奋工作。为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四川艺术大学而努力!
2009级音乐学系山鹰同学发言,她代表全院学生对全院教师表示节日祝贺。感谢全体老师付出的辛勤汗水,永远铭记师恩。我们一定要秉承“尚美、创新”校训,发扬“乐于奉献,勇于展示”的川音精神,努力学习,严格要求,报效祖国,报效社会,为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做贡献。
党委书记柴永柏教授发表重要讲话。他说,今天,我们欢聚在一起,隆重庆祝第27个教师节。在此,我代表学院党委向全体教师员工致以节日的问候。向今天获得我院首届20名教学名师,向获得科研工作、社会实践、艺术实践先进工作者的同志们表示热烈的祝贺!
我们今天的庆祝大会主要进行了三个重要内容。一是庆祝。四川音乐学院的发展和所取得的成绩,始终离不开一大批精心务教、潜心育人的教师,离不开忠于职守、勤奋廉洁的党政干部,离不开默默无闻、乐于奉献的后勤职工,也离不开努力学习、志存高远的莘莘学子,特别是离不开为学院发展呕心沥血、殚精竭虑的历代老领导、老同志、老专家、老教授,在这里,我代表学院党委对你们表示最诚挚的感谢!二是表彰。今天我们表彰了包括20名教学名师在内的一批优秀教师和优秀科研、创作、社会实践先进工作者。他们当中大多成绩显著,教书敬业,为人谦逊,忠于履职,得到干部、群众公认。我们大家一定要向他们学习,学习他们的为人,学习他们的做事。要发现他们,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要宣传他们,宣传他们在关键时刻总是以大局为重,以大德为先。在专业面前,他们怀以“彼此欣赏”的态度,在前进的路上抱以“相互成就”的胸怀。在同志面前,他们和善友好。在学生的面前,他们和蔼可亲,视同儿女。在金钱面前他们遵循“君子获财,取之有道”。在困难面前他们吃苦在前,不计得失。干干净净做人,踏踏实实干事。所有这些都是我们这个学校所需要的人品人格,这个社会所需要的人生美德。他们理应得到表彰,理应得到学习和尊重。三是动员。在上半年召开的学院第十次党代会上,确立了“同心同德,乘势而上,早日建成四川艺术大学”的主题。这是根据学院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提出的发展新目标。艺术大学的创建,是贯彻《教育发展纲要》“要建立和形成各自办学理念和风格”的高等教育。是响应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在时代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的创新,实施重大文化项目的带动性战略”。在新的历史时期,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党委号召,全院师生员工要统一思想,顾全大局,坚定信心,要像迎接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工作一样,迎接申大工作。要团结一心,迎难而上,脚踏实地的做好每一项事情。根据四川省教育厅的安排,省级专家评议组近段时间,将到校进行省级评估考察。主要考察评估我校的办学规模,专业设置,师资队伍建设,科研水平,学科建设,研究生教育以及基础设施八个项目,25个主要指标。我们一定要全力以赴,认真准备,用真实的数据,显著的成绩,良好的氛围,饱满的热情,迎接专家组的到来。接受他们的考察、验收和评估。
常言道好事成双。上个月的24日省教育厅召开会议,传达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开展授予博士学位人才培养项目试点工作的通知》学位【2011】35号精神,并将我院作为全省已有硕士授予权的八所申报高校之一。按照文件要求,各部门认真准备,遴选了7个培养项目和单位,通过省学位办及学校专家组的初步筛选,最终确定推荐3个项目,作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博士点的申报。本学期开学前,学院召开了党委中心组(扩大)学习会。会上集中学习了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和今年4月24日在清华百年校庆上的讲话精神,结合学习讨论,会议提出了要始终坚持“三上,三感,两坚持”的工作取向,提升内涵发展,树立国际视野的工作思路。紧扣和谐的发展主题,不动摇、不停滞、不懈怠、不折腾。
同志们,申报博士项目,创办四川艺术大学,是四川音乐学院发展史上的又一个新的里程碑,是一次新的发展机遇,更是一次新的考验。因此,也是对全校干部、职工、师生的一次新的检验。希望我们的干部、师生,特别是党员干部要带头接受考验。要振奋精神,拿出最佳状态投入到我们的学习和工作中。凡是大胆管理,开拓创新,克己奉公,不贪不占,不懒不散,任劳任怨的干部,都是师生欢迎,党委、党的组织保护、爱护的干部。对于个别态度消极的教职员工,更要帮助、感化他们。党委要求,在这个特殊时期,我们全院师生员工一定要团结一心,不辱使命,为这个伟大的时代,为我们川音更好的明天,为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庆祝大会结束后,柴书记与易院长还去看望了学院教学名师、著名声乐歌唱家、教育家郎毓秀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