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音在线 >> 音乐联考 >> 艺考,人生因此更精彩

艺考,人生因此更精彩
录入时间:2012/1/15 22:27:00 来 源:中音在线     [音乐教程]    

  每年的艺考似乎都与新春佳节重合,所以在我们准备欢欢喜喜过大年时,那些艺考生还在画室里一张张地临摹,还在练功房里苦练基本功,也在寒冷的清晨吊嗓子背台词,而当我们回味着新年余温走家串户拜大年时,他们已经收拾好行囊,奔赴各个省市里的考点,迎接命运的挑战。

  很多艺术生都说,艺考让他们终身难忘,因为在以分数定乾坤的高考里,艺考似乎已经不单单代表着升学的砝码,更代表着一种成长与经历,而在这份历程里,有对梦想的执着,有对艺术的追求,更有对父母的感恩。

  记者采访了三位艺考生,她们或者是经历过艺考,或者是正在着手准备艺考,通过他们的艺考路,让我们一起体味艺考路上的酸甜苦辣。

  刘新宇:无怨无悔的艺术路  

  丨考生档案丨

  姓名:刘新宇 年龄:20岁

  艺考时间:2010年3月

  学校:四川音乐学院

  专业:戏剧影视表演艺考

  关键词:奔波

  采访新宇时,她刚从成都赶回德州的家,这个学戏剧表演的柔弱女孩体内似乎有一股不服输肯吃苦迎风向前的劲儿,也是这股劲儿伴着她走完风雨艺考路。

  谈起新宇的艺考路,可谓是一波三折。从小新宇就对舞蹈有着天生的热爱,在孩提时代她就苦练基本功,每天放学,同伴们开开心心回家时,她却总要去舞蹈学校里练舞,小学还没毕业时,她全身都是伤。到了高中,新宇对舞蹈的热爱和追求让她决定以一名舞蹈生的身份参加艺考,进行更深入地学习,然而,谁也没有想到的是,临近高三,新宇由于长期练舞,导致了青少年颈椎病和下颚关节炎,医生告诉新宇,短时间内,她不能再练舞,这也就意味着新宇不得不放弃从小的梦想。

  回想起那段痛苦的时光,新宇说,“躺在病床上,想着自己的舞蹈专业要戛然而止,前途一片渺茫,我的眼泪就不由自主地落下来。”为了在艺术道路上走得更远,倔强的新宇选择“曲线救国”,她将戏剧表演作为新的专业报考方向。

  就这样,出院后的新宇苦练表演,并于2010年三月奔赴了艺考考场,真正体味到了艺考路的奔波。在新宇的记忆里,艺考那年的济南格外的冷。她每天都要提前一个小时出门,在接近零下十摄氏度的天气里等公交,而候考的考场里,黑压压的都是人,有的时候,她要站在考场里等一天甚至是两天才能等到考官叫她的名字,而这期间,她每天只吃一顿饭,也不敢喝水,因为她怕在出去吃饭或者上厕所时考官叫到她的名字。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0年的艺考结束后,新宇收到了包括四川音乐学院、上海师范大学在内的六所大学专业通知书。如今,她已经是川音一名大二的学生了,从最初入校对表演的胆怯到现在的游刃有余,从最初只能在舞台上表演甲乙丙丁到现在的女一号。

  新宇说,她一直走在艺术的路上。

  王玲玉:艺考路,一辈子的财富  

  丨考生档案丨

  姓名:王玲玉 年龄:21岁

  艺考时间:2009年2月

  学校:浙江传媒学院 专业:音乐表演

  艺考关键词:感恩

  时尚而清新的玲玉人如其名,玲珑剔透,如玉天成,而这个娇小的姑娘已经有十年的“艺龄”。玲玉从小对音乐执着热爱,和很多学艺术的孩子们一样,她将所有的业余时间都贡献给了音乐、舞蹈、弹琴,那时小小的玲玉在练功房里呆上一天也不觉得厌烦,因为热爱便是动力。

  十年的艺术路里有数不清的点滴故事,但最让玲玉难以忘记的还是2009年初的那次艺考,因为艺考让她瞬间长大。

  玲玉父母的身体都不是太好,但是为了能让女儿安心考试,他们决定陪着女儿奔赴各地考点,帮着女儿打点一切。“爸爸妈妈陪着我去济南、潍坊、北京考试,考了11个学校,考试期间,为了让我多睡一会,他们每天都比我起的早,为我提前准备好早饭和备考用品,自己却空着肚子。”让玲玉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在济南考试时,父亲陪她候考,等她考完试出来时,父亲依然在考场外等她,而唯一不同的是,父亲的头上多了一顶帽子,这时玲玉才意识到,父亲已经在零下十摄氏度的寒风里等了近六个小时,看到她出来后,父亲乐呵呵地跑过来,接过玲玉的备考用品后说,“济南真冷,冻得受不住了,就去小店里买了个帽子。”听完这句话,玲玉的心似乎都在流泪。

  每当想起父母陪考的经历,她的心里除了感恩外,更有一种强有力的声音在告诉她,为了父母的恩情,也要坚持把艺术路走下去。

  孙晓璐:每一天,为艺考  

  丨考生档案丨

  姓名:孙晓璐 年龄:19岁

  艺考时间:2012年2月

  学校:德州一中 专业:服装表演

  艺考关键词:备考

  比起刘新宇和王玲玉,在艺考的路上,孙晓璐还是一个小学妹,现在的她在为即将到来的艺考大战做着准备。

  采访晓璐时,她前一天晚上刚参加完市里春晚的录制,脸上还有一丝疲惫,当提起她所学的服装表演专业时,晓璐的脸上多了几分兴奋。今年十九岁的晓璐已经在凯莱希学了四年的模特,但她依然记得自己刚学模特时的样子,那时晓璐每天都要进行长达八九个小时的训练课程,穿着10公分的高跟鞋练习走台步,为了矫正站姿,她头顶光盘,一练就是一小时,第一次穿高跟鞋的晓路无法驾驭鞋跟的高度,走起路来摇摇晃晃经常歪着脚。

  其实比起脚上受的罪,减肥更让晓璐觉得痛苦,虽然晓璐本身就属于天生清瘦型,但是做模特最重要的是身材和气质,所以每天都必须控制自己的饭量,“我现在每天早晨吃一个鸡蛋喝一杯酸奶,中午和晚上只吃一点清淡的,一口也不敢多吃,而且每天都要去健身房锻炼。”可即便是这样,在一次比赛的前夕,晓璐忽然胖了起来,导致没能参加成比赛,心情失落的晓璐无法振作,甚至开始质疑自己所选的专业。“那段时间很难熬,多亏了父母的关心和老师的鼓励我才慢慢走出阴影。”晓璐说。

  马上晓璐就要去各地参加艺考了,她听学姐们说艺考过程虽然艰苦难熬,但是会成为一生的财富,她个人很看中南方的学校如厦门理工、四川师范,晓璐说,“为了理想的学校,我会全力以赴。”

  丨记者手记丨

  对于艺术生,似乎很多人都对其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偏见,大多数人认为他们不爱学习,以艺术为跳板升入大学,没有技术含量,这样的话对接受采访的三个女孩们来说听了太多,但是我们似乎可以换个角度,当文理类学生在温暖的教室里上课自习时,艺术生却来回奔波于学专业的路上,当文理生和爸爸妈妈在一起,艺术生却都独自在陌生的城市里学专业。而且艺术生不仅要保证文化课过关,还要付出更多的时间练专业。但值得庆幸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文理生和艺考生之间的隔阂越来越少,因为,无论大家通过哪条途径,终归都是为了自己的梦想。

  □德州日报 记者 赵亚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