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音在线 >> 考级资讯 >> 南靖县曾旭梁:二胡演奏的“未来之星”

南靖县曾旭梁:二胡演奏的“未来之星”
录入时间:2012/1/8 0:40:00 来 源:中音在线     [音乐考级]    

  每天晚饭后,年仅16岁的南靖县湖美中学学生曾旭梁,便拿起他心爱的二胡,心无旁骛地反复练习着二胡曲目,正准备参加今年二胡十级的考试。

  去年8月,曾旭梁实现了儿时“自己创造机会去北京”的梦想,前往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由文化部艺术服务中心、教育部中国教育电视协会、中国少年艺术团、中国青少年音乐舞蹈研究会主办的“校园未来星暨第八届中国优秀特长生全国总决赛”二胡类的角逐,以一曲闵惠芬编曲的十级曲目《洪湖人民的心愿》征服了在场的五位评委,获得初中组银奖,成为福建省唯一获奖的二胡选手。其实,此时的曾旭梁还未来得及参加二胡十级的考试。

  “当时二胡十级的考试刚好跟第八届中国优秀特长生全国总决赛‘撞车了’,几经权衡,考虑到毕竟机会难得,我们还是决定先让他去参加比赛。”曾旭梁的指导老师曾乙民说。作为指导老师,谈起自己的得意门生,他说,曾旭梁在他的众多学生当中,并不算基础最好、成绩最好的一个。但是,当确定要去北京参加比赛,在三四个月的最后冲刺中,曾旭梁每天都能给他带来惊喜的进步,可谓突飞猛进。在他看来,曾旭梁最后能取得好成绩,一方面与他自身的刻苦训练分不开,另一方面其父亲曾碧山也是功不可没。

  曾旭梁的父亲曾碧山在金融系统工作。酷爱二胡的他,在2006年,为儿子“选择”了学习二胡的道路。当时的小旭梁才11岁,正是男孩子贪玩儿的年纪,对于父亲为他铺排的“二胡路”,过了新鲜期,难免心生厌倦。曾碧山就想尽办法,一边以玩具相“诱”,一边从网上下载相关的视频资料同儿子一起听,慢慢培养儿子的乐感。慢慢地,曾旭梁就逐渐地喜欢上了二胡。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从2006年至今,曾碧山从未间断与儿子一同学习二胡,翻开曾家6年来积攒下来的琴谱,琴谱上密密麻麻标注的重点难点说明,不难看出这位父亲的用心良苦。总算,功夫不负有心人,曾碧山谈起儿子如今的成绩,喜不胜收,心满意足。

  面对众人的夸奖,曾旭梁总是一副害羞的样子。然而,跟他谈起与二胡相关的事情,他便眉飞色舞。“比赛前,心情既紧张又激动,心里一直暗暗给自己打气鼓劲,化压力为动力,心想不能辜负这么多人的关心和希望,所以我一定要拿个奖项回来。”最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觉得,学习二胡获得的成就感对学校的学业更是有激励作用。他说,学习二胡一点儿都不影响学校的功课,反而很有裨益,是相辅相成的。“拉二胡的时候,左右手要密切配合,才能拉出优美的旋律。其实,这很锻炼双手的协调能力。每次学会一首曲子,我就会有很大的成就感,自信心大增。学习累了,我就听听《宋飞》、《赵寒阳》等这些名家名曲,培养乐感,既可以培养乐感,又可以放松一下。”谈及理想,“以后要继续努力学习,全面发展,将来成为工程师或者音乐家。”曾旭梁信心满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