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3日晚7点半,中国音乐学院青年爱乐乐团在国音堂音乐厅成功举办了“河之汇”主题音乐会。
本届艺术实践周以“河”为题,按照历史发展脉络,分别于10月10日、13日、14日上演“河之源”、“河之汇”、“河之流”三场主题音乐会。与 “河之源”主打传统民族音乐不同的是,“河之汇”曲目的选择是以中国传统民族音乐为素材,且综合了西方作曲技法创作而成的音乐作品为主,体现中国近代音乐创作上与中西交融的发展趋势。音乐会以一曲轻松欢快的《青年管弦乐队指南——浦赛尔主题变奏与赋格曲》作为开场,英国作曲家本杰明·布里顿创作的这首管弦乐曲生动活泼、欢腾热烈,在一系列变奏当中向听众一一介绍了管弦乐队中的各种乐器,一下将全场观众的热情调动了起来。接下来,包括提倡“中西兼擅,理艺并长、而又会通其间”的一代国乐宗师刘天华先生的代表作品《良宵》,刘铁山、茅沅以民间舞曲《长鼓歌舞》为素材,采用“西方化”表现手法创作而成的《瑶族舞曲》,以及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权吉浩教授创作的交响音诗“苗寨印象”等管弦乐作品逐一上演。中国音乐学院指挥系主任杨又青教授潇洒的指挥与青年爱乐乐团的精湛演奏不断获得台下观众热烈的掌声。
中国青年爱乐乐团成员由中国音乐学院管弦系乐队、专职教师和优秀本科生组成。该乐团自成立以来就致力于研究、推广中外经典交响乐、室内乐作品,演奏音乐涉及到各种风格和类型。先后与莫扎特国立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英国皇家音乐学院、美国欧柏林音乐学院等国外著名高等音乐学府合作,在国家大剧院、北京音乐厅、中山音乐堂等共同举办多场专题音乐会,并应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和各驻华使馆的邀请,数十次承办接待国外元首的演出,得到 165个国家驻华大使、国际组织驻华代表等的高度评价。2010年7月,乐团应邀参加奥地利萨尔茨堡音乐节,成为第一支在萨尔茨堡演出的中国交响乐团,也是萨尔茨堡音乐节第一次举办中国作品专场音乐会。作为一支真正意义上的年轻乐团,中国青年爱乐乐团正在努力将自身建设成为一支全面的、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乐团,它的艺术水平正在获得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和乐迷的认可。
“河之汇”主题音乐会作为中国音乐学院青年爱乐乐团在艺术实践周期间的一场汇报演出,为乐团成员提供了一次宝贵的阶段性学习成果汇报的机会。但更重要的是,跟随“河之汇”的脚步,我们再次回顾了近现代中国音乐创作上“中西交融”的经典作品,共同用实际行动向历史上为中国民族音乐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音乐家致敬。本场音乐会作为第三届艺术实践周“河”系列音乐会的第二场,得到了管弦系领导与青年爱乐乐团的大力支持。各系部处领导老师与同学们共同观看了演出,现场座无虚席,气氛热烈。(中国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