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此次展演参演剧目题材丰富。如弘扬时代精神、反映社会深刻变化的现实主义题材剧目莱芜梆子《儿行千里》、吕剧《过年》、山东梆子《圣水河的月亮》、方言剧《劈柴院传奇》、吕剧《李二嫂的新故事》;艺术视角独特、思想立意深刻、人物性格鲜明的革命历史题材剧目柳琴戏《沂蒙情》、山东梆子《古城女人》、吕剧《乳娘》;注重历史价值与现实审美的紧密结合,追求创作深度上的突破,在舞台表现及表演形式方面亦有大胆创新的新编历史剧山东梆子《萧城太后》、京剧《铁血鸿儒》、京剧《重瞳项羽》;取材于传统题材并以现代艺术重新演绎创作的新剧目五音戏《云翠仙》、山东梆子《两狼山上》、柳子戏《鱼篮记》、吕剧《姊妹易嫁之后》等。
此外,展演期间还上演了多部歌舞杂技类剧节目,如《东厢记》、《粉墨》、《家乡》等。这些节目成功地运用了场面设计和舞台奇观,将地域文化、远古传说、文化经典包装到华美、流畅的舞台叙述中,既符合时代标准又兼具民族的审美意蕴。
文化惠民 共享盛宴
10月1日,在全国各地欢度国庆节之际,威海市吕剧团为山东省荣军总医院的荣誉军人们献上了革命历史题材吕剧《乳娘》专场演出,生动感人的情节、优美动听的唱腔让荣誉军人们非常感动。演出结束后,沉浸在剧情中的观众久久不愿离去。
据了解,展演期间,“十艺节”山东省筹委会对城市农民工、低收入群体实行赠票观看演出。每场演出都预留一部分票额,农民工、低收入居民可以凭证领票,整个展演期间共赠票2000余张。同时组织了包括社区普通群众在内的工人、农民、大中小学生等基层群众观看演出。据徐向红介绍,2012年山东省优秀舞台剧目展演坚持文化惠民原则,坚持面向市场、面向群众,采取市场运作方式,努力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本次展演期间,演出剧场上座率都在八成以上,部分场次还出现了爆满的情况。很多观众纷纷表示,本次展演的举办,让他们不出家门就能享受如此丰盛的艺术盛宴,真是一件造福百姓的大好事。此外,由于部分剧目展演恰逢中秋、国庆假期,展演不仅吸引了济南当地的观众,一些外地游客也纷纷走进剧场,有外地游客高兴地说:“我们白天观景,晚上看戏,得到了美景和艺术的双重享受,这一趟可来值了。”
陈鹏表示,这次展演所涌现出来的优秀剧目,都具备了冲击第十届中国艺术节文华大奖的基础,下一步将根据专家的意见进行加工提高,力争打造成为体现山东特色、代表齐鲁气派的精品剧目,代表山东参加第十届中国艺术节文华大奖的角逐。(中国文化报/苏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