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国家一级编剧吕育忠创作的桂剧《七步吟》令我受到深深的震撼。以创新思维彰显创作个性,是《七步吟》艺术上突出的特点。该剧没有多余的人物,没有枝枝蔓蔓的累赘,主旨突出,人物个性鲜明,收到了简约、诗意、唯美之效果。创作既尊重历史,又不被历史所束缚,而是在重新认识历史的基础上,表达作者对历史和人物的思考,彰显自己的创作个性。
在一个妇孺皆知的经典故事中创新,如果剧作家没有对历史发展的深刻洞察,没有对社会现实的宏观关照,是很难做到的。有人说任何历史剧都是当代剧,这话有道理但不能绝对。《七步吟》的作者对历史与现实的分寸把握是非常得当的。剧中既没有生硬地“塞”进当代的东西,把历史弄得不伦不类,也没有被历史所局限,而是把自己的思考融入艺术形象的塑造中,通过人物的性格与思想情感发展、变化,体现出一种“当代意识”。以往写曹氏兄弟的故事,常常出现贬曹丕扬曹植的现象,以权力之争代替一切,实际是把历史人物简单化了。该剧依据历史事实去评价人物,不仅写出了曹丕、曹植为权势而争斗的社会政治矛盾和心理矛盾,也写出了同胞兄弟的骨肉亲情,深入探讨了兄弟二人各自行为的现实性与合理性。剧中对历史人物曹丕、曹植形象的塑造就是在对其深刻认识与深度思考的基础上完成的。
曹丕的才情、文采赶不上弟弟曹植,但是具有争强好斗的性格与狠毒心理的他又不服输,把曹植的诗稿拿去向父亲表功,横刀夺走了甄逸女——曹植的所爱;但在处理复杂的国事问题上他果敢、善断,能力超过了曹植。曹植有盖世的文才,可遇事优柔寡断,缺乏治国安邦之胆略。尽管他时刻想着“继父业恢宏大业,开疆土兴农商造福家邦”,但善良、多情、懦弱的性格捆住了他的手脚,使他常常跟不上历史发展的前进步伐。当两兄弟间的亲情遇到关乎切身利益、地位与权势的时候,矛盾自然就产生了。尤其是曹丕大胆闯宫争得王位之后,为了自己的颜面和独霸地位,无论如何不能让才高过人的弟弟“压”在自己的头上,而且还要耍手腕“抢”弟弟的“心上人”甄氏。因此,他登上王位的第一件事就是贬曹植为安乡侯,流放边远之地,一是免除曹植对王位的威胁,二是“斩断”甄氏与曹植的情感。然而,他自以为得意的“安排”却引发了相反的效果。甄氏不顾他的颜面为曹植送别,其依依不舍之情使他醋意大发,因而生出“杀弟”之念,剑拔弩张之势一触即发。而曹植的固执更增加了他最后下定杀弟的决心,为此演绎出“七步成诗”的险境,直欲置曹植于死地,以致曹植在七步之内吟出《七步诗》后,他还要蛮横地强说他已经走了八步。
当曹丕以八步成诗强逼曹植饮下毒酒之时,甄氏突然出现,抢先一步饮下毒酒而死。此时此刻,甄氏的死不只是为了爱情,更是为了家国大业。她的死犹如警钟、惊雷,震醒了曹氏兄弟。曹丕从“杀弟”到希望与曹植“同舟共济”的思想转变,可能不是历史的真实,却是历史发展的可能,是作家面对今天现实思考的结果。德国著名戏剧评论家莱辛说:“剧作家并不是历史家,他的任务不是叙述人们从前相信曾经发生的事情,而是要使这些事情在我们眼前再现。让它再现,并不是为了纯粹的历史真实,而是出于一种完全不同的更高的意图。”这种“更高的意图”就应该是创作者创作个性与创作意图的体现。从这一点来说,该剧的创作不只是描写了历史,刻画了历史人物,而且是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丰富了历史细节,光大了历史精神,并赋予历史人物以崭新的生命。
此外,导演杨小青、龙倩在该剧中的创新就在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以写意与写实相结合的艺术手法,营造舞台气氛,塑造人物形象,为演员的表演提供了充足的展示空间。演员对人物性格的分寸把握恰到好处,通过演人达到演戏的目的,激情饱满,纯真透明,使观众看到了人物的真性情,领略到了人性的力量。如高红梅、吴双,就演活了人物的真实思想和情感困惑。(中国文化报/刘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