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吕剧院《李二嫂的新故事》
大胆创新,以新观念、新角度适应新时代的审美要求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审美要求,参演剧目从不同角度大胆地展开了艺术创新。有的剧目在观念与艺术表现形式方面的突破,让人眼前一亮。山东梆子《萧城太后》用肯定的观点,从正面塑造了萧太后政治家、军事家的形象,颠覆了该人物的传统定式,该剧创作观念对历史题材的戏剧创作有着积极的启示。山东梆子《古城女人》以新的视角写了抗战,特别是女主人公陶贞兰,她原本无心却意外卷入抗日活动中,最终成为一个极为平常的抗战英雄,其平素的形象有着很强的生活质感。柳琴戏《沂蒙情》在多变的剧情中表现出抗战时期沂蒙老区山杏一家人克制着失去亲人的悲痛而投入革命的大无畏精神。吕剧《乳娘》以抗战时期发生在乳山胶东育儿所的真实历史故事为背景,通过一个红色乳娘收子、育子、救子、教子、还子的全过程,诠释了“慈母大爱”的真谛。莱芜梆子《儿行千里》寓教于情,润物无声,把反腐倡廉的主题“嵌”进了一个母亲的心声里,从另一个角度描写了母爱的伟大。舞剧《东厢记》唯美、写意、浪漫、传奇,全剧以富有视觉冲击力的精彩舞蹈、美妙的布景以及宏大的音乐效果,给观众以美的享受,同时以魔幻现实主义表现手法,揭露人性的阴暗。话剧《归属》即时歌颂了“党员服务中心”这一刚刚出现的新生事物,表现了作者敏锐的政治觉悟和社会责任感。
寻找历史与现实的对接点,注重历史价值与现实审美的紧密结合
历史剧要为时代提供精神营养,历史与现实的对接点是历史剧的灵魂,这次展演,新编历史剧占了近一半,这些剧目努力贯通古今精神脉络,从而使新编历史剧呈现出古事新韵之美。京剧《铁血鸿儒》所体现的爱国情操;山东梆子《两狼山上》所体现的忠烈精神;吕剧《毋忘在莒》所讲述的以大业为重,不计前嫌,任用贤能;话剧《严复》表达的忧思民族安危,力主开启民智,维新强国,独立不移的精神;京剧《重瞳项羽》所传达的固守信义、厌恶杀伐以及项羽的刚愎自用、终致失败,都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此外,五音戏《云翠仙》、柳子戏《鱼篮记》、吕剧《姊妹易嫁之后》、舞剧《后羿与嫦娥》等对传统题材重新演绎创作的剧目均有新的拓展和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