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博 客服QQ 官方微信
网站客服QQ:
1014587588
2694395946
音协考级QQ:
2537453437
名称:中音在线
微信号:musiceolcom
设为首页网站地图网站论坛帮助∨
搜课程搜资讯搜书籍搜老师
考级报名 |电子琴钢琴古筝小提琴音基长笛
我的课堂
购物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少儿声乐套曲合唱谱、钢琴伴奏谱、CD伴奏、MV等下载
首页 音乐课程 音乐书籍 音乐新闻 名师风采 音乐人物 音乐学堂 乐器联盟 乐器百科 音乐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乐理 > 行业新闻 > “藏族多声部”面临后继无人尴尬

“藏族多声部”面临后继无人尴尬

分享到 |
日期:2012-11-2  来源:中音在线  编辑:李老师  浏览次数:

导语:  当清晨升起第一缕阳光,松潘县红土乡的泽里梅老人总会和老朋友洪措梅一起,赶着家里的几十头绵羊走向不远处的草场。泽里梅已经90岁了,洪措梅只比她小一岁,两人脸上“沟壑”纵横,腿脚不便。但只要在山上的小石屋前坐定,两人低沉、苍凉的山歌声便会在空寂的山间回响。她们是当地公认的“歌王”,最拿手的是藏族多声部的“那依”。在流行音乐无处不在的今天,也许这是这里最后的“藏族多声部”。   山歌唱了80年   在泽里梅所在的寨子,她和洪措梅是最好的朋友,“那依”也一唱就是80多年。泽里梅的儿子告诉记者,两位老人的经历非常传奇。“泽里梅7岁就开始放羊了,洪措梅是她的邻居。”每天清晨,两姐妹带着酥油茶和小麦馍馍上山,一边拧羊毛一边歌唱,直到日落西山才吆喝一声,又赶着羊群回家。年复一年的相伴,两人所唱的“那依”便渐渐默契起来。长大后,她们嫁到同一个寨子,两人继续在一起牧羊、唱歌。   四川音乐人汪静泉上世纪80年代在采风民族音乐时,曾前往红土乡木西村。村长听说他想找最会唱民歌的,直接为他叫来了两位老人。坐在火塘边上,两位老姐妹只一个眼神交流,再庄重地右手托腮,歌声便几乎同时

  当清晨升起第一缕阳光,松潘县红土乡的泽里梅老人总会和老朋友洪措梅一起,赶着家里的几十头绵羊走向不远处的草场。泽里梅已经90岁了,洪措梅只比她小一岁,两人脸上“沟壑”纵横,腿脚不便。但只要在山上的小石屋前坐定,两人低沉、苍凉的山歌声便会在空寂的山间回响。她们是当地公认的“歌王”,最拿手的是藏族多声部的“那依”。在流行音乐无处不在的今天,也许这是这里最后的“藏族多声部”。

  山歌唱了80年

  在泽里梅所在的寨子,她和洪措梅是最好的朋友,“那依”也一唱就是80多年。泽里梅的儿子告诉记者,两位老人的经历非常传奇。“泽里梅7岁就开始放羊了,洪措梅是她的邻居。”每天清晨,两姐妹带着酥油茶和小麦馍馍上山,一边拧羊毛一边歌唱,直到日落西山才吆喝一声,又赶着羊群回家。年复一年的相伴,两人所唱的“那依”便渐渐默契起来。长大后,她们嫁到同一个寨子,两人继续在一起牧羊、唱歌。

  四川音乐人汪静泉上世纪80年代在采风民族音乐时,曾前往红土乡木西村。村长听说他想找最会唱民歌的,直接为他叫来了两位老人。坐在火塘边上,两位老姐妹只一个眼神交流,再庄重地右手托腮,歌声便几乎同时响起。汪静泉听呆了,两人虽然都已60多岁,可歌声依然是张口便来。尤其演唱前没有任何语言交流,却气韵贯通非常默契。更让他觉得神奇的是,两位老人演唱同一首歌的曲调长短始终一样。他曾多次为他们录制演唱的视频和音频,有一次做视频时发现有一首歌的视频被错误地安放在另一首歌的录音下面,当他抱着试试的心态找来以前的录音对现在的口型,居然发现一秒不差。泽里梅的儿子说,两位老人在七八岁的时候就开始向寨里的老人学唱“那依”,牧羊七八十年,“那依”也唱了七八十年。“她们至少会唱六七十首"那依",这些歌曲,已经融到她们的血液里了。”

  天籁之音后继无人

  尽管如今年事已高,儿孙满堂,两位老人不变的习惯仍是上山放羊。2012年9月,洪措梅到在松潘县城工作的儿子家小住,才几天便因为身旁没有老伙伴而坐立不安,闹着要回老家。不得已,泽里梅的儿子带着老母亲也进了一趟县城,两位老姐妹拄着拐杖在松潘古城里转了一圈。在松潘古城墙边,两位老人又开始引吭高歌。

  汪静泉告诉记者,早在当年他采风时,就期待着能够把藏族多声部带出大山,因为这种独特的音乐模式,蕴含了太多的秘密。

  2010年,中国原生态歌手大赛在西安举行。汪静泉非常希望能把泽里梅和洪措梅带去参赛。怎奈两人年事已高旅途不便,最终作罢。“在2006年通过央视青歌赛推出了羌族多声部后,我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把藏族多声部推出来。”不过,当组委会看到他送去的视频时,仍然被深深打动,特别颁给了两人一个特别奖,让汪静泉一了心愿。

  不过,藏族多声部也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泽里梅的儿子说,他们其实也会唱“那依”或者“德唆”等民族音乐,但懂的显然已经没有母亲们多了,自己的孩子那一代,能唱的就更少。(四川日报/吴晓铃)

相关内容

  • 赵季平专场音乐会明晚郑州奏响2014-12-2
  • 两岸专家在福州研讨音乐学术现状2014-12-2
  • 舞台剧《我,就是我》首演推音乐剧场概念2014-12-1
  • 大型彝族音乐舞蹈诗《索玛花开》贵阳上演2014-12-1
  • 于广杰评《中国琴歌发展史》2014-12-1
  • 莱芜两音乐教师获山东省优质课一等奖2014-11-28

更多>>推荐课程

音乐理论基础

主  讲:楼天宇

立即试听

和声学教程(上册-01至

主  讲:陈诺

立即试听

热点文章

  • 2015年全国音乐类专业研究生招生考试指南
  • 第九届金钟奖合唱比赛苏州圆满落幕
  • 我的青春,我的红色娘子军
  • 第四届民族声乐大赛艺术院校教师组半决赛
  • 第四届民族声乐大赛综合院校教师组(21-34
  • 第四届民族声乐大赛综合院校教师组(1-20)

热门标签

文艺院团乐感是天陈其钢直第六届中声乐学习第七届“关于举办文化部将

教材教辅

曲式与作品分析

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

页数:408页

isbn:978-7-103-02719-6

购买价:29元

  • 音乐作品分析应用教程(修订版)
  • 曲式与作品分析

乐器

弹布尔

  弹布尔,是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古老的弹拨弦鸣乐器。史籍曾译称弹拨尔、丹布尔、丹不尔。流...

口弦

口弦   口弦又称口琴、响篾、吹篾或弹篾。历史悠久、形制多样,在我国的大部份地区都很流行...

关于我们 | 合作推广 | 意见反馈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招生联盟
Copyright ©2006-2023 www.musiceol.com All Rigth Resevers 中音在线
电话:15311572120 京ICP备110031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