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23日晚7点30分,由中国音乐学院研究生处、作曲系主办,作曲系研究生会承办的“研究生室内乐新作品音乐会”在中国音乐学院歌剧厅如期举行。研究生处处长赵为民教授及作曲系全体师生一同观看了此场音乐会。
本次音乐会作品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体裁涉及独奏曲、重奏曲及民族室内乐等。曲作者来自作曲系硕博研究生各个年级,音乐会共演奏十二首作品,分别是:贾悦的民族室内乐《追风》、孙佳慧为梆笛、古筝、马林巴而作的《水墨太极》、任晨为女高音、笛子、钢琴而作的《青衫吟》、赵莹的箜篌独奏《巫山云雨》、郭红喜的大提与钢琴二重奏《父亲山》、董芳为长笛、大提琴、钢琴三重奏《夏日谐谑曲》、孔祥怡的钢琴与小提琴二重奏《森林幻想》、贺西格图的钢琴独奏《西北随想曲》、王东旭的弦乐四重奏与古筝《竹风》、黄凯然的民族室内乐《越人歌》、吕欣为大提琴与钢琴二重奏而作的《悸动》、王华谙的民族室内乐《三岔口》。其中贾悦的《追风》是为十位演奏家而作的室内乐作品,音乐通过各乐器之间音色的交替、间补以及充满视觉感和动态感的形象模拟来表现同一空间中风声、马蹄声、人声之间的对话。孙佳慧的《水墨太极》曾获普林斯顿作曲比赛二等奖,作者力图使音乐以水墨画的形式,通过墨色的焦、浓、重、淡、清来领域太极阴阳相生相克、生生不息的境界。任晨的《青衫吟》选诗经中的三首作为歌词,以声乐组曲作为体裁形式,用时而跳跃时而悠长时而沉稳洒脱时而缠绵婉转的音乐来记录一位女子的情感成长。黄凯然的《越人歌》以独弦琴、芦笙、两件古筝的民族器乐组合形式来表达“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的细腻情感。王华谙的《三岔口》以京剧为题材、以民族乐器的特殊奏法模拟京剧唱腔来表现音乐亦静亦动的状态充满了俏皮感展现了京剧画面的情景。
本场音乐会得到很多老师的充分肯定,认为无论是作品的创作质量还是排练质量都很高,展现了同学们的创作热情和组织协调能力。同学们表示要感谢研究生处、作曲系领导以及老师们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感谢演奏员们的辛勤付出,更要感谢学院为同学们搭建如此好的创作平台。研究生室内乐作品音乐会是我院研究生艺术实践能力培养一项重要内容,它为学生提供了一次由谱面创作转化为实际音响的实践机会,使他们从排练和实践音响中发现问题、认识问题、改正问题。通过这样的形式,相信对提高同学们创作水平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让我们期待同学们创作出更多更好的音乐作品。(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朱婧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