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红灯记》剧照(于跃/摄)
12月8日下午,吉林省京剧院复排的红色经典剧目《红灯记》精彩亮相,长春观众重温经典,许多观众泪洒当场。国家一级演员、吉林省京剧院老艺术家李重华激动地对记者说:“又看到这出戏了,这出戏复排得这样好,我太高兴了!”
近日,吉林省京剧院在长春大戏楼周末专场轮番上演了高派名剧《哭秦庭》、荀派名剧《金玉奴》,高派传人倪茂才、荀派传人王萍高超精湛的演技,引得演出现场异常火爆。此次精彩上演的由倪茂才、张蕾蕾、都金玲领衔主演的红色经典剧目《红灯记》,再掀国粹京剧热潮。
据吉林省京剧院院长助理谢林田介绍,这次复排《红灯记》是吉林省京剧院新班子上任后抓的第一部大戏,为锻炼队伍,培养年轻人,所有演职员全部启用院内人员,力求原汁原味再现经典。此次在长春大戏楼的亮相是为了12月末赴江浙演出作准备。
演出还未开始,记者就听到一位戏迷不看节目单即如数家珍地说起《红灯记》全剧的十一场戏名——第一场“接应交通员”,第二场“接受任务”,第三场“粥棚脱险”,第四场“王连举叛变”,第五场“痛说革命家史”,第六场“赴宴斗鸠山”,第七场“群众帮助”,第八场“刑场斗争”,第九场“前赴后继”,第十场“伏击歼敌”,第十一场“胜利”。可见其熟悉喜爱的程度。至于剧中的经典唱段“提篮小卖拾煤渣”、“痛说革命家史”、“都有一颗红亮的心”等,更是众多戏迷心中的最爱。
由中国戏剧梅花奖、上海“白玉兰”戏剧主角榜首奖获得者,国家一级演员,省戏曲剧院党委书记、吉林省京剧院院长,高派传人倪茂才饰演的李玉和刚一登台亮相,光彩照人的英雄形象就获得了满堂彩!
演出中,每当经典桥段到来,观众都静静地欣赏着耳熟能详的唱腔和场面,有的还忍不住轻轻地打着拍子,口中轻声应和。当演员演到精彩之处,观众的喝彩声、掌声伴着一个个人们再熟悉不过的唱段热烈地响起。
李重华激动地拉着记者的手说,1969年我才29岁的时候第一次登台唱《红灯记》饰演李奶奶,《红灯记》这出戏我是怎么唱也唱不够啊!一听到这熟悉的旋律我的嗓子就痒就想唱!我今年73岁早就退休了,但我人退心不退,团里有什么演出我都惦记着来看看,看看这些孩子们演的戏。吉林省京剧院这次复排《红灯记》完成得非常成功,《红灯记》是特别考验演员功力的,有的演员演李玉和一上台就让人捏一把汗——行话叫做只有“半条嗓”,一到“赴刑场”那样高难度的地方就不给力、表演不充分了。而倪茂才的表演则是声情并茂、生动饱满,因为他是高派传人,有条极好的嗓子,整体表现十分完美充沛。
李铁梅的扮演者是青年演员张蕾蕾。她近年来进步非常快,演技日渐成熟,获得了全国折子展演金奖、青京赛银奖。她的台风纯正,音色甜美、圆润,每每演到铁梅的高难唱腔时,其精彩的诠释总能赢得观众热烈的掌声。
提到自己的学生都金玲扮演的李奶奶,李重华更是赞誉有加。李重华感慨地说,当年我第一次演李奶奶时29岁,现在金玲也是29岁,看到她在台上演李奶奶,就像看到了当年的我自己,看到了我自己的影子!看到她站在台上就像我自己站在台上一样。我在帮她说戏时告诉她,演戏尤其是现代戏一定要有激情,要把戏吃透到心里,牢牢打上印迹,并变成自己的东西。现在看来,这个孩子很用心,她理解了人物的内心,一场“痛说革命家史”演得荡气回肠、淋漓尽致,过瘾!
《红灯记》这出戏是吉林省京剧院院长、著名京剧高派传人倪茂才的拿手戏,是由他的恩师、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钱浩梁先生一招一式亲自传授、一点一滴
亲手帮助他打磨出来的,堪称经典传承。倪茂才激越挺拔的唱腔,富于激情的念白和节奏强烈的表演,令人过目难忘。
据悉,吉林省京剧院将在12月末携这部复排的经典剧目《红灯记》南下“试水”演出市场,赴江浙一带进行商业演出,以扩大吉林省京剧院的影响,为剧院下一步拓展南方演出市场奠定基础。目前,省京剧团全团上下士气高涨,全院演职人员在院长倪茂才的带领下,全力打造精品剧目,以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红灯再现,闪亮依旧。(吉林日报/龚保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