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试目的与要求
音乐学(音乐文学)专业是音乐本体与文学、史学、美学、评论学等学科交融的新兴本科专业。本测试主要考察考生对音乐基础理论、音乐历史常识的掌握及其论文写作能力、艺术认知能力,鉴定考生是否具备进入高等院校音乐文学专业学习的基本素质。
二、考试形式与时间
笔试,总分2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中途不得退场。
三、考试内容
1.基础乐理(45%)
(1)音、音高、音律、记谱、音级、全音、半音、音符、休止符等。
(2)音的分组、谱表、音区、音域等。
(3)简单的律学知识。
(4)节奏与节拍、节奏、节拍种类、音值组合等。
(5)术语与标记:速度记号、力度记号、省略记号、演奏法记号、装饰音、常用术语等。
(6)音程与和弦:构成与识别音程、单音程与复音程、音程转位、等音程;三和弦与七和弦的构成与识别、和弦转位、等和弦等;调式中的音级、音程与和弦。
(7)调式:自然、和声、旋律大小调;同主音与同音列大小调;五声性五声、六声、七声调式;特种大小调式(非五声基础的七声调式)。
(8)调式变音、半音阶。
(9)移调:常用的音程移调法、增一度移调法。
2.中外音乐史(40%)
《西方音乐通史》第一编 古希腊与古罗马的音乐成就。第二编 中世纪起止时间及宗教音乐的主要成就。第三编 文艺复兴的由来、主要作曲家、音乐流派和事件。第四编 巴罗克时期音乐的主要特点和主要声乐体裁、器乐体裁;重要音乐大师及其作品。第五编 古典主义音乐的主要特征;古典主义时期的器乐体裁与特点;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三位大师其人、其主要音乐作品以及历史作用及贡献。第六编 浪漫主义时期主要音乐家及其音乐作品。
《中国音乐通史简编》第一章 音乐的起源,夏、商时期古歌与古乐舞。第二章 西周的礼乐和音乐教育;乐舞分类与乐器发展;音乐思想。
第三章 乐府、鼓吹、相和歌、清商乐、百戏;音乐美学思想;乐器与器乐曲。第四章 隋、唐、五代时期主要的音乐文化成就;音乐机构与著名音乐家。第五章 宋、元时期的民间音乐的种类、主要特点、演出场所;戏曲音乐与戏剧作家;音乐论著。第六章 明、清概述;戏曲发展及戏剧家;民间歌舞与说唱;本时期的器乐艺术;重要曲谱与律学理论。第七章 中华民国时期概述;传统音乐、声乐与声乐创作、器乐与器乐创作、歌剧音乐、音乐教育。
3.命题写作(15%)
写作说明:该论文写作为评论性文章,应针对所给命题的内容,结合相关的音乐理论和实例进行评述。
要求:论点突出,观点正确,文笔流畅,具有一定的学术认识,字数不少于800字。
四、参考书目
1.基础乐理:《音乐理论基础》李重光/编,人民音乐出版社。《乐理基础教程》分卷主编 孙从音,上海音乐出版社。
2.中外音乐史知识:《西方音乐通史》于润洋主编,上海音乐出版社。《中国音乐通史简编》孙继南、周柱铨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
五、基本试卷结构(仅供参考)
第一部分 基础乐理(45%)
题型与分值:一、选择题,15分;二、填空题,15分;三、音的分组,5分;四、节奏与音值,5分;五、音程,8分;六、列写音阶,8分;七、建构和弦,8分;八、移调,6分;九、译谱,10分;十、用中文写明术语、记号的意思,10分。
第二部分 中外音乐史知识(40%)
题型与分值:一、填空题,15分;二、选择题,15分;三、名词解释,20分;四、问答题,20分;五、简述题,10分。
第三部分 命题写作(15%)
六、2012年测试试题
第二部分 中外音乐史(80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题目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选项对应的字母填写在题目后的括号内,多选、选错均不得分,共15小题,每题1分,共15分)
1.六代乐舞中,反映黄帝时期崇拜天神的乐舞是( )。
A《大武》 B《韶》 C《云门》 D《大夏》
2.我国音乐史上著名的音乐机构“乐府”兴盛于( )。
A汉代 B宋朝 C南北朝 D西周
3.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有较完整体系的音乐理论著作是( )。
A《乐话》 B《乐经》 C《乐记》
D《乐论》
4.琴曲( )的题材内容与聂政刺韩王有关。
A《广陵散》 B《酒狂》 C《碣石调 幽兰》 D《胡笳十八拍》
5.1927年刘天华等人编辑出版了国乐改进社的刊物( )。
A音乐研究 B音乐杂志 C新音乐 D音乐教育
6.1915年,( )的钢琴曲《 和平进行曲 》是目前所见发表最早的中国钢琴作品。
A 赵元任 B萧友梅 C贺绿汀 D刘雪庵
7.下列哪个合唱作品是冼星海创作的?( )
A《在太行山上》 B《游击队歌》 C《旗正飘飘》 D《海韵》
8.被誉为中国“比较音乐学先驱”的是( )。
A沈心工 B青主 C杨荫浏 D王光祈
9.康塔塔是( )。
A 器乐体裁 B复调体裁 C 声乐体裁 D 舞曲体裁
10.( )的独幕歌剧《乡村骑士》确立了真实主义歌剧作为一种风格流派在音乐史上的地位。
A贝利尼 B马斯卡尼 C唐尼采蒂 D罗西尼11.海顿最重要的创作领域是( )。A交响曲 B 协奏曲 C 歌剧 D艺术歌曲
12.合唱《哈利路亚》出自亨德尔的清唱剧( )。
A《以色列人在埃及》 B《我主耶稣基督的复活》
C《弥赛亚》 D《马太受难乐》 13.比才最优秀的歌剧作品是( ),它代表着法国喜歌剧的最高成就。 A《茶花女》 B《卡门》 C《魔笛》 D《唐璜》 14.舒伯特创作了九部交响曲,其中( )只有两个乐章,被称为“未完成交响曲”。
A第九交响曲 B第五交响曲 C第六交响曲 D第八交响曲
15.舒曼在他的《新音乐报》中写的最后一篇音乐评论中推荐的作曲家是( )。
A勃拉姆斯 B门德尔松 C舒伯特 D韦伯
二、填空题(将答案写在题目对应的横线上,共15题,每题1分,共15分)
1.河南舞阳出土的___________,经过科学的测音可以说明我国音阶在8000年前已经形成。
2.琴曲《潇湘水云》的作者是南宋著名琴家___________,该曲刊印于我国最早的琴曲集《神奇秘谱》之中。
3.明清戏曲继宋元杂剧、南戏之后不断推陈出新,涌现出众多的剧种和声腔,最具代表性的有___________。
4.汉代相和歌最初产生于一些民间没有伴奏的歌谣,即“___________”。
5.隋唐时期“___________”理论的提出建立了我国古代宫调理论中较为完整的体系,具有历史性的意义。
6.黄自创作的___________是我国第一部清唱剧,它的创作对其后这一体裁的创作有重要影响。
7.由文字谱发展为___________是古琴记谱法一个极为重要的革新,这种记谱法一直沿用至今。
8.斯美塔那的作品《我的祖国》的音乐体裁是 。
9.贝多芬的《___________》为纪念一位伟大的人物而作,标志着他创作盛期的到来。
10.大约产生于8世纪,为了帮助圣咏的记忆,僧侣们在歌词的上方写下一些简单的记号,这种无固定音高的符号谱被称为___________。
11.古希腊的弦乐器___________琴,在演奏时常常与阿波罗崇拜联系。
12.文艺复兴时期大约从___________年持续到1650年。
13.圣母院复调主要有两种风格,即奥尔加农和 。
14.李斯特是 出生的作曲家和钢琴家,他的音乐活动影响着十九世纪整个欧洲乐坛。
15.18世纪的德国出现了三个重要的音乐流派,其一是___________乐派,代表作曲家是约翰·斯塔米茨。
三、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
1.《梅花三弄》
2.“八音”
3.喜歌剧
4.意大利牧歌
5.名歌手
四、问答题(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
1..简述朱载堉的乐律学成就。
2.简介合唱曲《海韵》。
3.“强力集团”各成员在思想和创作上有何共性?
4.舒伯特艺术歌曲创作的主要特征。
五、简述题(10分,要求:观点明确、条理清楚、300字左右)
萧友梅在音乐教育方面的贡献主要有哪些?
第三部分 命题写作(30分)
题目:药家鑫一案备受关注,令人诧异的是药家鑫作为一名音乐学院的学生,做出如此泯灭人性、如此冷酷的事,让许多人质疑中国教育。药家鑫说:“从小到大,我的生活几乎除了学习以外就是练琴,妈妈陪我练琴,小的时候每周练琴,为了练琴,妈妈都会打我,或者拿皮带抽我……”。许多人认为药家鑫学习钢琴,跟当下许多艺术专业学生类似,或是出于职业与前途利害权衡的选择,或是将音乐作为某种技艺和谋生工具,却忽略了基本的道德教育,对此你有何感想?
(写作说明:该论文写作为评论性文章,应针对所给命题的内容,结合相关的音乐理论和实例进行评述。要求:论点突出,观点有说服力,论述清晰,文笔流畅,字数不少于800字)
天津师范大学招生办公室
2012年1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