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志文 女大提琴家、教授及国家一级演奏员。1933年1月出生于一个音乐世家,广东开平人。先后就读于上海音专及莫斯科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师承佘普磋夫、杜克森、约西姆教授及大师罗斯特洛波维奇。
1945年参加上海音专管弦乐队第一次登台公演,1947年开始独奏活动。1950年入上海人民政府交响乐团后,长期在交响乐团任演奏员,曾任中国青年文工团、中央歌舞团、中央乐团、爱乐女乐团的大提琴首席及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中央歌舞剧院管弦乐队客席大提琴首席。在交响乐领域,兄妹四人享有“海峡两岸四首席”的美誉,是许多中外经典名曲在我国首演的参加者。值得纪念的演出有:我国交响乐第一次走出国门的演出(1955年,波兰);艺术大师卡拉扬指挥下与柏林爱乐交响乐团联合演出(1979年,北京);整套中国交响乐作品在国外的首演(1988年,芬兰);1955年我国第一个百人女子交响乐团为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的演出等。作为交响乐团的演奏家,曾随团在欧、亚、美二十几个国家及地区巡回演出。
1947年参加由上海市府交响乐团举办的“司徒家庭音乐会”开始上台独奏公演,之后在中国乐团独奏小组及爱乐女乐团参加一些独奏、重奏公演。重要的独奏活动,如1951年参加上海音乐家代表团赴南京公演;1954年演出了德沃夏克大提琴协奏曲,是最早在我国舞台上介绍这一世界经典名作的大提琴演奏家;1958年在越南河内参加支持阿尔及利亚革命斗争的专场音乐会;1988年在美国华盛顿第一届世界大提琴大会上,组委会安排介绍中国大提琴独奏作品的专场音乐会上的演出等。
从1949年就是开始教学,先后辅导过四是多个文艺单位的大提琴演奏员,并曾在国内外十余所音乐艺术院校教学或讲大课;曾任中央、中国两音乐学院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委员;退休前任社会音乐学院副院长。为教学编著出版了《实用大提琴教程》、《古典奏鸣曲集》等专著。
长期热心音乐普及工作和社会活动,提出“让音乐进入家庭”的倡议并在京、津、粤、鲁等地开展活动;创办了音普园地《音乐角》;是以普及高雅音乐为宗旨的爱乐女乐团的创建人之一,一直出任团长;曾多次出任国际及全国大提琴比赛评委;被文化部任命为部直属表演团体艺术专业人员应聘资格考评委员会委员,弦乐组副组长;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专家委员会委员等职。
英国及美国传记出版公司曾多次收录其传记,并入选为英国国际传记中心的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