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受文化部委派,张音悦参加了湖南省艺术团赴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的“欢乐春节”访问演出。在俄罗斯第二大城市圣彼得堡演出时,张音悦完美演绎了经过精心编曲的俄罗斯世界名曲《喀秋莎》,熟悉的旋律,精湛的演奏技艺,让现场所有观众都情不自禁地和着节奏拍起手来,将现场气氛推向了最高潮。演奏完毕,全场观众起立,报以经久不息的掌声。俄罗斯一家著名的杂志还特地对她做了专访。
在哈萨克斯坦演出时,张音悦得知哈萨克斯坦在苏联解体后有了自己的流行名曲《万马奔腾》,再演奏《喀秋莎》已不适宜,但《万马奔腾》她从未练过,也没有曲谱,而一天后就要登台演出,难度可想而知。为加深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她下决心一定要演奏此曲。她在网上找到该曲后,把乐曲下载到电脑里、手机内反复揣摩。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一天内熟练地掌握了这首曲子。演奏时,熟悉的旋律一下子就抓住了观众的心,带动了全场的气氛,演出获得巨大成功!演出结束后,当地一位民族乐器制作者激动地邀请张音悦参观他的乐器制作坊,并要为张音悦量身定制一把乐器送给她。
张音悦不仅在民族音乐演奏上有着深厚的造诣,在她的身上还有着湖南人“吃得苦,霸得蛮”的坚毅精神。2002年4月,张音悦到北京参加一次考试时不慎摔伤了脚,躺在医院里进行治疗。恰在此时,她所在的株洲市歌舞剧团打来电话,要求张音悦立即回湖南参加一次重要演出。张音悦向北京的医生询问,医生明确建议:半个月内不要动,否则极易影响断骨的愈合。但张音悦为了演出,毫不犹豫地提前办了出院手续,让朋友将自己背上回湖南的火车。
为了不耽误演出,张音悦到了长沙就马不停蹄地上了去株洲的汽车。汽车一路颠簸,震得受伤的脚一阵阵剧痛。第二天演出时,她被工作人员用轮椅推上舞台。当得知她的情况后,演出还未开始观众就报以热烈的掌声。随后的演出中,张音悦忍着疼痛,演奏了一首又一首经典曲目,博得了阵阵掌声。这掌声不仅是为她演奏出了美妙的音乐喝彩,更是为她的坚毅精神和一心为观众的可贵品质而喝彩。
探索创新,开辟民乐新路
2012年8月17日晚,湖南省歌舞剧院实验剧场内座无虚席,“悦动听——张音悦和她的朋友们”二胡演奏会正在这里举行,这是继2005年和2010年之后,张音悦的第三场独奏音乐会。前两场个人音乐会都是民族管弦乐队和交响乐队伴奏,首开湖南大型个人器乐演奏会之先河,可谓经典曲目的经典呈现。而这场音乐会的探索和创新意图非常明显,艺术元素也更为多样和丰富。
在演出的12首曲子中,有9首是二胡和其他器乐或艺术门类的合作,包括竖琴、古琴、小提琴、吉他、现代舞、女中音、爵士乐、街舞等。其中,二胡与竖琴合奏的《烛影摇红》,弦乐的流畅深沉和弹拨乐的清脆甜美可谓珠联璧合;与女中音歌唱家刘宁娜合作的《女人花》,婉转悠扬的二胡与浓郁浑厚的女中音搭配浑然天成;二胡与街舞《空山鸟语》的表演,使传统与现代擦出了不一样的火花。这三种形式的合作演出,在国内都是首次。这场别具特色的演奏会给民乐加入了很多现代、时尚的元素。这些元素与传统的结合,器乐、声乐、肢体语言完美融合,再配上唯美的舞台效果和故事情节,营造出了如梦如幻的音乐和视觉盛宴。观众深深陶醉其中,每演奏完一首曲子,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都会毫不吝惜地送给张音悦和她的艺术家朋友们。
这场演奏会的成功举办,得益于张音悦对民族音乐的探索与创新。在被问到为何要举办这种形式的音乐会时,张音悦说:“中国的民族音乐唯有不断地探索与创新,同其他艺术形式不断地碰撞与学习,才能真正走上宽广的发展之路。”其实她在平时的演出和教学中早已发现,民族乐器和民乐的经典曲目虽然也有不少人喜爱,但与西洋乐器和现代流行音乐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因此她一直在思索怎样为民乐找到一条发展的新路子。为了给二胡找到更多的“朋友”,她探索了二胡与各种中西乐器的合作,以及与声乐、舞蹈等不同艺术门类的结合。这次演奏会就是她追求创新的一次展示——在确立以二胡为主体的基础上,二胡与多种乐器合作。这些乐器或为二胡伴奏,或与二胡对奏、重奏。它们各有特色,或明亮,或幽暗,或如叮咚的流泉,或似飘浮的长烟,与二胡的柔美缠绵糅合在一起,犹如一个音色的万花筒,美不胜收。
8月17日的音乐会还举行了张音悦《指尖上的心弦》专辑发布仪式,这张专辑是民族器乐史上第一张二胡与吉他的专辑。为实现用最纯净、最美丽的音乐展示最纯粹、最经典名曲的愿望,专辑可谓千锤百炼,从最初策划到录制完成,整整历时3年。每一首乐曲都源自两位艺术家极致无瑕的编配和深情、精湛的演绎,更有湖南最顶级的录音大师倾力加盟,专辑的文案、美工也以丰富的思想性和精致的设计为人们所喜爱,真正符合民乐发烧天碟的称谓。
“居高声自远”,20多年琴路漫漫,终换得张音悦今日非凡的艺术成就,更换来满园的桃李芬芳,她精心培养的学生已有数百人,并在湖南省和国家各类比赛中屡次获奖。更难能可贵的是,张音悦始终保持谦逊、积极、乐观和淡泊的心态,保持对二胡艺术赤子般的挚爱,从未自满,一直坚持在民族音乐的世界里辛勤耕耘、不倦求索。(中国文化报/田立宪)
拨浪鼓,古称鞉鼓。藏、纳西、蒙古、 满、汉等族棰击膜鸣乐器。藏语称达克、绕鲁、热巴穷格...
从木料上说,上上品当然是高密度的红木了。紫檀木、花梨木、酸枝、乌木、鸡翅木均可,其中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