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秦腔剧院易俗社郭军利复活“唐朝稽琴”
录入时间:2012/3/1 10:36:00 来 源:中音在线 [音乐考级]
唐代大诗人孟浩然在《宴荣山人池亭诗》中有“竹引稽琴入,花邀带客过”之句,其中所提到的“稽琴”又名奚琴,在唐代传入中原,是我国最早见于史载的擦弦乐器。然而,这种擦弦乐器已经失传。近日,西安秦腔剧院易俗社副社长郭军利根据文献记载,成功发明“唐竹琴”。
“我国圆柱形弓弦乐器大约于公元四世纪就出现了,是我国古代北部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奚族所使用的乐器,当时的奚琴和今天的二胡在形制上有着很大的区别,奚琴的两弦轴的装置方向与今天的二胡相反,不用千斤,琴弓用竹片制成。”郭军利说,唐朝末年,一部分奚人西迁,将他们的乐器也一并带来至中原汉族。在唐代胡人使用的乐器统称为“胡琴”,拉弦乐器则称为“奚琴”。
如今,人们无法看到早已失传的“稽琴”究竟是啥模样。7年前,酷爱演奏艺术的郭军利开始搜集相关资料,研究如何恢复唐代古竹琴。“为了寻找适合做琴的竹子,我曾多次前往贵州、四川、云南等地。”郭军利向记者展示的“唐竹琴”琴箱上就是自己跋山涉水找来的竹片,而不是二胡琴箱上所用的莽皮。拨动琴弦,“唐竹琴”发出悦耳清脆的音律,十分动听。(来源:三秦都市报)
(编辑/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