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学院举行陈晓勇《音乐的色彩》报告讲座
录入时间:2012/3/24 19:17:00 来 源:中音在线 [音乐教程]
2012年3月12日,著名作曲家陈晓勇受“中国国家交响乐团2011-2012音乐季”之邀于北京音乐厅举办了《龙声华韵》个人作品音乐会。音乐会演出了《飘逸的色彩》、《喑、晰、逸》、《链、变形》、《梦的颜色》四部作品,并加演了他的恩师利盖蒂的一首成名作《大气》。音乐会大获成功,反响热烈,使听众们充分领略了“声音的颜色”的无穷魅力。
2012年3月16日,应我院作曲系高佳佳教授之邀,陈晓勇教授在中国音乐学院教学楼313教室举办了一场就《龙声华韵》作品音乐会的报告讲座,该讲座由科研处处长、作曲系主任高佳佳教授主持。
陈晓勇于1985 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同年赴德国留学,考入利盖蒂的作曲大师班,成为利盖蒂门下少数的国际成名者之一,目前任职于德国汉堡国立音乐戏剧大学,教授作曲专业。
陈晓勇教授就声音的颜色、声音本身的表现力提出了他的观点。构成音乐的要素有很多,但他认为声音本身即是音乐构成中的主要表现之一。什么是作曲,是能写旋律?是能为乐队写作?还是其他?在作曲的过程中如何处理技术与音乐的问题等等,陈晓勇都一一做了解答。他认为音乐创作中音乐永远是第一位的,技术只有在将音乐呈现出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起了作用,技术是可以学习的,但作为一个作曲家能否找到可以表达自己的音乐语言则是真正的本领。
陈晓勇教授还为同学们播放了《水印》的录音,在这首作品中作曲家在西洋管弦乐队中加入了中国的民族乐器笙,作品的和声并不是指和弦,而是各声部或声音的结合与变化,不管是乐音还是噪音对人的情感都是有触动的,作曲家即是利用两者的关系,运用各声部的比例关系,音的频率,音色的差别等多种因素构思了这首作品,呈现出了声音的色彩。
讲座非常精彩,同学们听得十分入神,在讲座的最后,陈晓勇教授还一一回答了老师和同学们提出的各种问题,他还提到所合作过的乐团给他的体会,以及当代音乐传播中的受众问题等等,并对当代音乐在中国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反思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