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市艺术剧院院长郭福建:探索交响乐的“亲民”之路
录入时间:2012/3/26 16:22:00 来 源:中音在线 [音乐教程]
“交响乐是世界上公认的高雅艺术,但是在新疆真正会欣赏交响乐的人群还不多。”3月22日,一见到记者,郭福建就开门见山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艺术不是空中楼阁,它一定要有人欣赏。欣赏的人越多,市场也就越大。所以,我们一直在探索一条观众容易接受的途径。近两年,我们音乐会的演出形式和演出曲目,都以符合普通百姓的欣赏理念为出发点。”
中西合璧 雅俗共赏
在乌鲁木齐市艺术剧院乌鲁木齐交响乐团的42名演奏家里,有7名演奏家不仅会西洋乐器的演奏,更是传统民族乐器演奏的专家。“在我们举办的交响音乐会上,你可以听西洋管弦乐,还可以听到二胡、冬不拉、马头琴等传统民族乐器的演奏,它们常常是穿插进行。”郭福建说,“我们演奏的曲目也大都是新疆各族群众熟知与喜爱的曲目。”近年来,乌鲁木齐交响乐团自己改编、创作了一批观众耳熟能详的曲目,将西洋乐和新疆各民族民乐很好结合,演奏出了不同的效果。每场音乐会前,乐团会根据演出对象的不同有针对性地认真选曲,目的不仅是让每场演出都有自己的特色,更要让各族观众容易接受和喜欢。“观众只有听懂了,才会对它产生兴趣。”郭福建很肯定地说。“我们举办的交响乐音乐会还很时尚。”郭福建告诉记者,这是他们团独有的风格。自2008年开始,乌鲁木齐市艺术剧院交响乐团开始打造“多媒体交响音乐会”。在音乐会现场,观众除了有听觉享受,在舞台上还特别设置了LED背景大屏幕,为演奏的每一首曲目设计了情景动画。通过视觉、“ 听觉的融合,曲目的呈现更为立体,也更引人入胜。”此外,乐团还会为现阶段正在流行的曲目增加电声器配乐。其实,“ 交响乐发展到今天,演奏的形式是可以随着时代而变的。”郭福建说。
群众参与 增进贴近
有互动才能引起更多的关注。2008年1月,由乌鲁木齐市艺术剧院乌鲁木齐交响乐团打造的第一场多媒体交响乐音乐会在新疆军区俱乐部(八一剧场)上演,演出结束后,一位维吾尔族老人对郭福建说,听着熟悉的旋律,看着背景上优美的画面,感觉到自己完全与音乐相融了。观众的反馈让郭福建信心倍增。
2009年,乌鲁木齐交响乐团进行了一次面向全市征集交响乐曲目的活动。虽然,交响乐的创作很有难度,但是群众参与的热情却很高。他们一共收到了100余首作品,选出了其中的15首请专家进行了改编。最终,《因为有你》等作品首次在“乌鲁木齐市2010年新年音乐会”中与观众见面,社会反响强烈。“作者都不敢相信自己创作的作品真的上了舞台,还那么动听。”郭福建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有些激动,“事实上,征集活动不是要看群众的创作水平有多高,只是想让普通百姓知道,其实高雅艺术离自己并不遥远。”
虽然,乌鲁木齐市艺术剧院现在还没有自己的剧场。但从2006年起,他们每年的演出都不少于30场。每场演出上座率都可达到90%以上。郭福建说:“作为专业交响乐团,我们的责任就是让更多群众走进交响乐的殿堂。在这条路上,我们将继续探索。”
稿源: 新疆日报 责编: 实习生 刘若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