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用基本音级搭桥唱准变化音;单独凭记忆和感觉唱变化音难免会有偏差,我们不妨结合乐理用唱基本音级的办法,来唱准变化音,如唱2 #4 。2 #4 是大三度,根据音程的性质,可用基本音级中1 3 套,把1唱成2相同的高度,3就成了#4 的高度,#4 就很容易唱准了。又如要唱2 #5,先判定2 #5 是增四度,再从自然音阶中找增四度4 7,用上面的办法套#5 就轻而易举地唱准了,久而久之,唱和听变化音就不成问题了。
2.3音程与和弦的听记;单音视听掌握了,音程与和弦是不难学的,在教学中让学生多唱从一到八度的音程,结合乐理在各个音级上构唱三和弦与七和弦。在课堂中经常指定一个音要求学生向上或向下构成指定音程与和弦,进行和弦连接练习,即几个人合作,每人一个声部,进行和弦连接练习,可作I──IV──V──I 的大小调的和弦连接,分别在各个调性调式上用固定调练习。为了更深层次记忆音程与和弦,音程与和弦的性质听辨是必不可少的,这样学生才能牢固地掌握听辨音程、和弦的能力。
2.4节奏和旋律的交叉训练;在教学中,很多学生在听单音、音程、和弦时还行,可到听节奏和旋律时就打折扣了。主要原因是对一些常见的节奏型比较模糊,几个小节的节奏连续敲出来,就无法记忆,当然节奏乱套了,旋律也就无条理性了。笔者认为,节奏训练应从最基本的节奏型开始,让学生了解每拍的时值是多少,学会单位拍。学生在训练时始终要和拍子结合模击。口中用“哒”念出节奏,特别注意不要赶拍子,要把握速度的一致性,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掌握了常见的节奏型后,再在节奏型里加上固定音高,用旋律的形式弹奏,让学生记出旋律中的节奏。熟练掌握了节奏,旋律也就随手拿来,这样长时间地训练,不但视唱水平提高了,练耳水平也飞速进步,特别是对培养音乐记忆能力大有鄙夷。
2.5二声部的视唱练习;二声部视唱练习不但能调正和平衡声部相互间的音响关系,理解和体会协和,有助于和声听觉的发展,也能促进单声部市场音调的准确性,增强自己的音乐表现力。
3.把握好视唱谱中的跳度和速度
3.1养成正确读谱的习惯。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注意不要看到谱例张嘴就唱,而是先看看调号、拍号,再看看有无难点,这样对视唱谱有一个总的结构概念,唱起来才不至于心慌,速度也会控制得恰到好处。
3.2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很多考生由于心理素质较差,平常唱得好好的,可一到考试就不行了。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经常出一些新视唱谱例,临时抽查学生,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考试能力,又能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
3.3注意视唱的线条美。视唱主要是考查学生的识谱能力、音准、节奏及音乐感受能力。视唱不同于舞台演唱,只要中弱声就可以了。在把握好音准、节奏的基础上,注意强弱,保持整体的完整性,用轻巧、柔美的声音把每个乐句唱清楚、唱连贯、唱流畅,以达到最好的视唱效果。(本文原载于《现代教育科研论坛》2010年01期)
相关链接:《视唱练耳分级教程》—楼天宇主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