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广会30周年高峰论坛引出新话题 “经典音乐人口”能再多点吗
星期广播音乐会(以下简称“星广会”)举办30年,究竟培育了多少爱乐者?统计显示,以每场观看人次都超过1000的规模来看,一年26场演出,总计现场观众近3万人次,几十年累积下来,数字实在可观。
然而,这个数字,是否等于全上海的“经典音乐人口”,也就是经典音乐乐迷的数量?在昨天举行的星广会30周年高峰论坛上,这个话题引起了与会者的热烈讨论。业内人士纷纷表示,只有把人次转变成人数,真正扩大“经典音乐人口”,经典音乐的普及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上海的文化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坚实的“底盘”。
50元票价催生老面孔
上海的爱乐者有多少?上海音乐学院副教授、长期为星广会担任主持人的王勇给出的答案是:6500人。这个数字,无疑和星广会每年吸引的观众数不符,但业内人士对此却并无异议。王勇算了一笔账:一场星广会的投入差不多20多万元,如果是正常商演,一张票起码要卖250元,而星广会最高票价不过50元。正是因为票价低廉,所以星广会有三到四成重复的观众。
人次的重复,而不是人数的递增——这一情况在许多高雅艺术普及活动中存在,却和艺术普及的目的也就是不断培养新观众相背离。上海歌剧院副院长李瑞祥举了个例子:以前歌剧院搞歌剧沙龙时也发现,来来去去的有很多老面孔,他们有各种关系可以拿到赠票,但不会掏钱来参加。
寻找“潜伏”的新面孔
在音乐文化发达的西方国家,一台音乐会演三四场,观众照样满座;而在国内,有时演一场都要操心如何招揽观众——在上海交响乐团团长陈光宪看来,正是“音乐人口”的多与少,造成了这样的差别。而要扩大音乐人口,艺术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一环——这里说的艺术教育,不是像艺术院校那样教人怎么拉小提琴、怎么唱歌、怎么跳舞,而是教公众如何欣赏舞蹈、声乐和各种乐曲。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杨燕迪表示,在所有艺术门类中,音乐欣赏可能是最需要引导的,因为音乐最抽象。而在上海大剧院,就有一个这样的艺术课堂,大剧院艺术总监钱世锦介绍说,最近艺术课堂新设置了一个单元叫“音乐情景”,将音乐所包含的内容分为天地山水、悲欢离合、行旅四方、人神之界、同年同画、名著名乐、东来西往和有乐生活10个章节,帮助观众更好地欣赏音乐。
与此同时,有针对性地去寻找和培养观众,同样是扩大音乐人口的有效途径。上海歌剧院的歌剧沙龙今年就进行了新的尝试,先进行市场调查,之后把门票做成邀请函,分发给潜在的目标观众,逐渐把他们培养成愿意为艺术消费的真正乐迷。
一套节目能走遍天下?
而上海交响乐团则在另一个方向进行了探索:为不同受众设计不同的系列。这项探索源于一个发现:很多文艺院团为完成普及艺术任务,会拿同一套节目去工厂、企业、社区、学校,但调查结果表明,不同受众的接受度大不相同。在陈光宪看来,观众的水平各不相同,有些听众刚刚入门,有些听众对于音乐有了相当的理解却还渴望进一步的提高,如何针对不同受众选择不同的节目至关重要。
没有对观众区别对待,没有强化针对性,这正是当下音乐普及的一个盲点。杨燕迪注意到,现在许多音乐讲座中不触及音乐本体,只做情感、历史、背景、文化之类的人文讲解,而这种做法并不利于满足不同层次观众的不同需求。在最近一次关于如何欣赏四大小提琴协奏曲的讲座上,杨燕迪就着重介绍了协奏曲与交响曲的区别,特别用了一些拟人化的讲解,比如说贝多芬的交响曲像一位雍容华贵的夫人,很受听众欢迎。
上海音乐学院教授陶辛同样认为,音乐讲座已经到了从讲音乐小故事的状态中跳出来,帮助观众真正进入音乐内部的阶段。他说,以前我们做不到这一点,有部分原因是觉得太专业的问题讲不清楚,而现在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完全可以做到。比如勃拉姆斯第一交响曲中有一段,很象贝多芬“欢乐颂”的主题,这个主题是从哪里来的?是因为它有意识地引用了贝多芬的“欢乐颂”加以变形,还是说这个曲目的出现是交响曲发展的必然结果?运用一种电脑分析工具,可以很直观地看到在勃拉姆斯第一交响曲的第一乐章,这个主题的萌芽已经显示出来,答案自然而然便产生了。 文汇报记者 邵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