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博 客服QQ 官方微信
网站客服QQ:
1014587588
2694395946
音协考级QQ:
2537453437
名称:中音在线
微信号:musiceolcom
设为首页网站地图网站论坛帮助∨
搜课程搜资讯搜书籍搜老师
考级报名 |电子琴钢琴古筝小提琴音基长笛
我的课堂
购物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少儿声乐套曲合唱谱、钢琴伴奏谱、CD伴奏、MV等下载
首页 音乐课程 音乐书籍 音乐新闻 名师风采 音乐人物 音乐学堂 乐器联盟 乐器百科 音乐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二胡 > 人物动态 > 宋飞 中国民族音乐有一种大美(二)

宋飞 中国民族音乐有一种大美(二)

分享到 |
日期:2012-4-20  来源:天津网-数字报刊  编辑:s老师  浏览次数:

导语:   1969年生于天津。7岁开始受二胡演奏家父亲宋国生的启蒙教育,学习二胡。1981年就读于天津音乐学院附中,毕业后入中国音乐学院。现为中国当代著名二胡演奏家,国家一级演员,现任中国音乐学院副院长。1989年4月参加第一届《山城杯》全国部分民族器乐电视大奖赛,获二等奖;同年6月参加首届《ART》杯中国乐器国际比赛,获青年专业组一等奖,并获中国“金唱片”奖,中国唱片“金碟”奖,中国国际音像博览会“特金奖”,“亚洲十大发烧唱片”等。   印象:民族艺术的美丽符号   4月3日,天津的女儿、著名二胡演奏家宋飞回来了,这次她是专程回来接受记者采访的。几个月前,她的父亲——天津音乐学院的宋国生教授,刚刚举办了从教50年学术与展演活动,当时我有机会与宋国生老师及夫人(原天津人民广播电台高级编辑)阎璞老师相识,虽然接触时间不长,但却成了很好的朋友。得知我想采访宋飞时,宋老师一口应允代为联系。我知道宋飞很忙,也知道尽管宋老师老两口热情帮助,但女儿宋飞已经不完全属于他们,估计采访会有一定的难度。没承想,4月1日宋老师便发来

  中国民族音乐具有独特的魅力

  记者:文化强国是今年中央提出的发展战略。对此,您有什么想法?

  宋飞:我认为真正的强国,应该是经济发达文化发展。现在世界上的强国,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在努力保护和发展他们的文化;没有历史缺少文化的,也在创造历史和打造文化。可见一个国家走向强盛,文化发展至关重要,因为到了21世纪,文化就是产业。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已经走到了世界前列,现在我们应该转过身来,回望自己的历史文化,因为文化是民族精神的记忆,也沉淀着民族的精华。丢弃了民族文化,就会变成失忆的人,不知自己从哪来向哪去,甚至不知道自己是谁。所以我们有责任也有能力去挖掘保护自己的文化,并发扬光大民族文化。当然,保护弘扬民族文化,不是一句空话,要脚踏实地地去做。

  记者:您到过世界上的许多国家演出民乐,感觉中国民族音乐国外观众能接受和理解吗?

  |宋飞:好的音乐是没有国界的。中国人能接受贝多芬、海顿、柴可夫斯基和肖邦的音乐,那么外国人也能接受《二泉映月》《江河水》《空山鸟语》《清明上河图》和《雨打芭蕉》。以往我们有个误区,认为外国人理解不了中国音乐,所以多年来我们派出的团体、演出的节目多是些表现民俗和技术的,热热闹闹既有效果又有观众,比如杂技、吹打乐等。其实,优秀、传统的中国民族音乐,外国人不仅能接受而且非常喜欢,这一点我深有体会。就说我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的两次演出吧,拉的曲目是《二泉映月》和《空山鸟语》,除了现场受到热烈欢迎外,后来我从当地转播的电视节目里发现,观众的神情都非常专注,他们的目光与表情告诉我,他们完全理解了我们音乐中所表达的内涵。当地的艺术家告诉我,他不仅能从《二泉映月》中感受到那位民间艺人细腻复杂的内心情感,还能从起伏跌宕的旋律中,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个性、苦难、耐力与坚韧。从《空山鸟语》中听出了人与鸟的“交谈”,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其实不仅在维也纳,在日本、美国、加拿大,这些年无论我到哪里演出,都能从同行与观众的目光中,感受到中国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所以我对中国音乐走向世界充满信心。

  记者:您认为中国传统的民族音乐其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宋飞:细腻、交融有意境,是中国民族音乐最显著的特点,跟中国画一样,崇尚自然崇尚和谐。比如中国自古以来名家大家的画,多以自然山水为主,人在画中只是一个小小的点缀。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是绵延不断的群山、激流飞溅的清泉、苍松翠柏的森林、鬼斧神工的奇石,而非一群人或一个个人。西方的名家名画,多以人物为主,比如最著名的油画“蒙娜丽莎”,不仅把人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而且背后的景色基本看不清。可见中西方艺术各有特点,追求的意境也不一样。画如此,音乐也是如此。从某种角度讲,中国传统音乐的立意既不为表现自己,也不为赢得别人,而是用来与天地自然交流,表现世间万物的和谐共处,因为这是中国人心里的大美。所以,中国古代的文人,喜欢背着琴笛云游四方,激情所至时山中、湖畔、林间、荒原处处都是舞台,自然界的声音和他们的心声交融在旋律中,怎么想怎么拉,没有任何条条框框,但却都是从心底流出的音乐。我认为,这就是中国民族音乐有无限生命力的原因,可以跨越时空永不陈旧。遗憾的是,现在我们对民族音乐理解得不够深刻,有些甚至流失了。

  21世纪在东方找艺术灵感

  记者:有人说中国民族乐器表现力差,中国民族音乐落后。是这样吗?

  宋飞:我认为乐器的表现力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从历史上看,中国的民族乐器出现得很早,有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比如我们出土的古笛,有八千多年的历史。可想而知,农业社会甚至是原始社会,其生产工艺、能力和条件,都没法跟西洋乐器出现时的工业时代相比。西洋乐器中的铜管、钢琴、竖琴等,有那么响亮的声音和精致的外观,是因为它们诞生于工业时代,历史多说不过几百年。再说,西方音乐从诞生那天起,就是为了表演给别人听的,无论教堂的演奏、唱诗,还是走进大厅剧院的公演,都是有观众的,所以需要音量大、声部多、阵容强。而中国音乐的最初立意,刚才说过了,是为了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情和感觉,吹拉弹唱都是给白云、小鸟、清风、松涛听的,别说用不着也没有那种响亮的乐器。我说这些的意思是,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音乐表达与追求,也有与之相对应的乐器,科学地讲,不同民族的音乐表现能力,是差别而不是差距。

  当然,时代在发展,各国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多,如果我们固守传统音乐的表现形式,过于单一和自我,就无法与时代融合。所以,我们要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发展自己。这些年我和许多搞民族音乐的艺术家们,都在积极探索和研究,如何让民族音乐融进时代,重新焕发民族音乐的青春。我觉得,这些年的努力虽然还没达到轰轰烈烈的程度,但是我们已经迈开了双腿,用时尚的话说,我们已经在路上了。比如,刘天华先生早就尝试了中西结合的方式创作,我也积极推进和实践音乐的中西合璧,比如先后与多个交响乐团合作,演出了阿炳的《寒春风曲》《烛影摇红》《二泉映月》《相约月圆时》等,效果非常好,不仅为年轻人接受,也受到国内外艺术家的好评。如今,对于中国音乐的丰富厚重,也许我们自己还不够敏感,但世界乐坛上已有这样的说法——21世纪在东方找艺术灵感。我想,这不是一句话,而是一种趋势和潮流。

  学艺术的孩子人生更丰富多彩

  记者:您身为中国音乐学院的副院长,知道社会上流传艺术院校毕业生“毕业即失业”的说法吗?为什么尽管如此,仍然还有那么多人报考艺术院校?

  宋飞:“毕业即失业”的说法,肯定知道(笑)。不过,这得从哪个角度看。如果艺术院校的毕业生,按传统就业标准,只有到了专业艺术团体,有舞台可登、有电视可上、有铁饭碗可端才叫就业,人人都站到金字塔的尖上,才叫学有所成,那么就业率肯定不高。因为现在国家养着的艺术团体越来越少,演出团体与剧场经营都走向市场。为生存也为盈利,所有专业艺术团体严格控制名额,全都“一个萝卜一个坑”,甚至要求一专多能。但事实上,据我了解,艺术院校的毕业生,绝大部分可以用自己的艺术专长自食其力,用老百姓的话说,养活自己没问题,这算不算就业?再说,搞艺术的年轻人,有时还不愿意被束缚,也就是说他们“选择失业”,去做自己喜欢的事。但凡有一技之长的孩子,生活的路会更宽更多,他们的内心也更丰富、温暖。所以,“毕业即失业”的说法,有一个就业观念上的问题。

  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孩子报考艺术院校?我觉得除了有些家长和孩子抱着“明星梦”想走捷径外,更多的还是孩子自己喜欢。艺术可以打开通向世界的另一扇门,让人的内心更充实,让人生更丰富更精彩。当然,我说的精彩,不是指成为明星、大腕,而是在普通的生活中,享受艺术带来的快乐与激情。据我所知,芬兰是艺术教育与人才培养搞得最好、最成功的国家之一。我到那里的艺术院校考察时,了解到在芬兰学艺术的人最受社会欢迎,人们普遍认为学艺术的人,工作有激情,待人有温情。因为学艺术的人懂得,有起伏有变化的音乐才美妙动听,所以工作中遇到问题或与人发生矛盾,不冲动不回避,能很好应对和处理。芬兰的同行还告诉我,当地企业招管理人员,政府部门招公务员时,不仅不排斥学艺术的人,甚至学艺术的人会被优先录用。

  记者:如今国内外艺术院校的竞争很激烈,怎么才能使中国的艺术教育跟上时代,培养出既全面又有特色的人才呢?

  宋飞:我始终认为优秀的人才,最重要的不是技术是艺术。也就是说他要对所学的艺术专业,有“入木三分”的认识和理解,包括历史、人文、作曲家的思想、作品的风格内涵等。与此同时,还要广泛涉猎相邻相近以及国内国外各流派的文化艺术,开阔眼界,找出彼此之间的特点与异同。说实话,有一段时间,国内的艺术院校注重学生专业技术的培养,忽略了文化素质的培养。现在我们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就拿我们中国音乐学院来说吧,为了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民族历史与文化,我们常把人文方面的学者与专家请进校门,开设人文大课堂。与此同时,我们还让学生走出校门,接触了解真实生活,实地感受民族原生态音乐。现在只要学生有好的选题,学院都会为其提供五千元的经费。可以说,学院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激活学生内心的灵感火花,让他们产生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认识问题的能力。其实,教育的根本意义,不仅在于传授,更在于引导。

  记者:有时能看到您在一些二胡比赛上当评委,每天工作这么忙,为什么还要参加这些活动呢?

  宋飞:说实话,我很愿意给业余选手的比赛当评委。我曾跟许多朋友说,听业余选手拉琴是种享受,因为他们拉琴完全是出于对二胡的喜爱,不功利、不迎合,所以投入了全部激情。我感觉他们指间流出的旋律,与其说是琴声,不如说是心声。我自己有体会,演奏时只有忘记了自我忘记了功利,才能全身心地投入音乐中。也许每个人的技术有差别,但如果对音乐没有发自内心的热爱,技术再好也不能感染别人。相比之下,有些专业选手尽管技术很棒,曲子拉得也很完整,但却不能打动和感染他人,原因就是没有业余选手的那种“忘我”。当然,我参加这些社会活动还有一种意愿,就是希望通过这些活动,让更多的人喜欢并学会演奏民族乐器,让民族音乐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记者:除了教学和演出,现在还在做什么?

  宋飞:在做音乐民生工程,就是让民族音乐融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这个工程说难也难,说易也易。难的是我们的确需要一批艺术家,深入社区演奏或辅导,让人们了解喜欢;易的是我们毕竟有传统,上世纪出生的几代人,十之八九会“玩”乐器,而且民族乐器易学易会投资有限。我想,做这个工程甭管难易,只要去做就会有成效。

上一页 1 2

相关内容

  • 汤沐海 每一次音乐会我都酣畅淋漓2014-12-2
  • 常思思:神曲不适合我,坚持走艺术高端路线2014-12-1
  • 昆剧名宿林为林:突破自我再现大将军韩信2014-12-1
  • 裴艳玲正筹备新戏《渔夫恨》2014-11-27
  • 捷杰耶夫:展现“老普”音乐的放肆之美2014-11-27
  • 程学涛的演艺梦2014-11-27

更多>>推荐课程

中国音乐学院二胡考级

主  讲:梁聆聆

立即试听

中国音乐学院二胡考级

主  讲:梁聆聆

立即试听

热点文章

  • 2013北京民族器乐比赛获奖音乐会视频实况
  • 刘潇二胡硕士毕业音乐会
  • 第八届金钟奖二胡比赛半决赛视频实况
  • 第八届金钟奖二胡比赛复赛视频实况
  • 第八届音乐金钟奖二胡比赛获奖名单
  • 2011阿炳音乐节开幕音乐会集锦

热门标签

“国音杯浙江大学宋飞二胡中国音乐冬季如何二胡左手为什么松初学二胡

教材教辅

(第二套)中国音乐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页数:0页

isbn:

购买价:36元

  • (第一套)全国二胡演奏(业余
  • (第二套)中国音乐学院社会艺

乐器

高胡

高胡   高胡又称粤胡、南胡。是本世纪三十年代,著名广东音乐家吕文成将二胡习用的丝弦改用...

关于我们 | 合作推广 | 意见反馈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招生联盟
Copyright ©2006-2023 www.musiceol.com All Rigth Resevers 中音在线
电话:15311572120 京ICP备110031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