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曲家刘索拉从2011年开始担任北京现代音乐节的中国美育论坛策划人。去年美育论坛的主题是“新音乐跨界论坛”,今年的中国美育论坛为“融合媒体论坛”。刘索拉5月17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今年的融合媒体论坛是去年新音乐跨界论坛的延续。去年举办的新音乐跨界论坛,我们邀请的除了音乐家,还有很多其他各界的艺术家。艺术家参加很踊跃,最后提问时间都不够,没有充分的时间进行研讨。于是今年我们提出将新音乐跨界论坛更加深入,所以今年决定举办融合媒体论坛。”
“融合媒体”是一个新的名词,刘索拉说:“在去年的论坛结束后,筹备今年的论坛时我们发现,现在的艺术作品创作中,多种门类艺术几乎是平行存在的,音乐创作中更多的是多种媒体艺术的参与,甚至到了不是以哪一种艺术为主的创作,而是各种艺术强势的融合创作,那么对于这样的新的创作形式更不是能够用‘新音乐跨界’这个词所能表达的,于是我和带领创作《镜像》的音乐家金平商讨,他觉得应该用一个新的词汇表现,‘融合媒体’就这样产生了。它不是多媒体的参与,因为现在很多作品都是各种艺术互相融合的,比如现代舞中经常把舞蹈动作与多媒体影像互相融合,没有多媒体影像就没有舞蹈艺术的创作情景特别普遍,音乐艺术也是这样。今年的‘融合媒体论坛’我们上半年将邀请丹麦的音乐声音艺术出版社的同仁来谈他们制作新的多种媒体艺术的体会,这个出版社前身是皇家出版社,而现在聚集了一批年轻的作曲家创作声音艺术。而金平创作的融合媒体实验剧《镜像》也将先拿出来请专家们讨论。这也是一个学术实践的作品。在‘融合媒体’的形式中作曲家成为一个创意者,而不是主要创作者,整个作品没有谁是主要创作,大家都是平行的。”
除了策划论坛外,本届北京现代音乐节将演出刘索拉的作品《自在魂》。刘索拉说:“这部作品也将做成融合媒体作品,这是我2009年在英国巴比肯艺术中心和丹麦皇家歌剧院首演的作品。当时是给西方古代乐器乐队写的,这次将用中国民间乐器古琴、箜篌和箫代替西方古代乐器。而这部作品是母亲与女儿的对话,是我献给我母亲的作品。我将交给视觉艺术家王建伟创作,最后的结果是什么,我也不知道。而叶小纲的那部《喜马拉雅之光》也是我创作的,是一部干干净净的清唱剧,讲述一个藏族青年和汉族青年对山神的爱情,源于藏传佛教中的融化的精神理念,也是很有意思的作品。”刘索拉说:“通过融合媒体论坛,相信对当代音乐的发展有帮助。”(来源:北京青年报/记者伦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