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林,词曲作家。1946年1月17月出生于黑龙江富锦城,1968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音乐系,曾任海政歌舞团演奏员、副团长、艺术指导等职等职,兼任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音协发展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轻音乐学会副主席等职。
喝着松花江水长大的付林对家乡——富锦,充满了深情。多年来,付林创作了十余首歌颂家乡的歌曲。付林不会忘记在艰苦的年代,富锦广播站大喇叭播放的歌曲成为他的音乐启蒙。走在大街上,一听到音乐,他就会停下脚步,于是萌生了学习音乐的想法。童年时曾用咸鱼换来一支竹笛,用捡废铁的钱买了一把廉价的小提琴,怯生生地在音乐的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带着音乐的梦想,1964年付林第一次离开县城到哈尔滨报考沈阳音乐学院或哈尔滨艺术学院,偶然机遇,碰巧赶上军艺招生,他提前考取了当时军艺唯一的艺术殿堂——北京解放军艺术学院学习音乐。那年付林十八岁。
毕业后付林被分配到海政歌舞团,成为职业音乐人,开始用音乐解密人生的酸甜苦辣。写词写曲成为付林自觉的爱好。一个“勤”字让付林快速成熟、成长,并有了自己的代表作:《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1976年)、《小螺号》(1980年)、《妈妈的吻》(1982年)、《祝愿歌》(1980年)等作品成了付林的“名片”。
人生的转轨期,有失有得。由于担任海政歌舞团副团长(1997年)、艺术指导(2001年),后来兼任北京现代音乐学院院长(2000年),学到了管理,但是失去了不少创作机会和时间。付林主动辞去副团长、院长职务。音乐让付林由北大荒走向了全国,北大荒的黑土地赋予他北大荒的个性,选择放弃是为更好地飞翔在音乐的殿堂里,选择音乐是为了更平实地生活。
主要作品
歌曲 《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妈妈的吻》、《小螺号》、《小小的我》、《故园之恋》、《相聚在龙年》、《都是一个爱》、《故乡的雪》、《楼兰姑娘》、《步步高》、《海岛谣》、《天蓝蓝海蓝蓝》、《故乡情》等上千首歌曲。
影视剧词曲作品 《潮起潮落》、《儿女情长》、《哦昆仑》《朱德》、《刘少奇》、《戊戌风云》、《父子老爷车》、《好汉三条半》、《刘胡兰》等百部作品的音乐。
器乐作品和音乐剧 《牛郎织女》套曲、电子乐专辑《皇家园林》、改编民乐合奏曲《梁祝》。创作儿童音乐剧《太阳、气球、流行色》获国务院文化部、国家教育委员会音乐设计单项奖。
出版物 《歌星成功之路》、《付林歌曲精选》等著作。2003年出版《流行歌词写作新概念》、《流行歌曲写作新概念》、《流行声乐演唱新概念》《中国流行音乐20年》等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