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涛(1912—1995) 南京人,字汉波,甘贡三先生次子。现代著名民族音乐家、音乐教育家,是享誉海内外,中国民族音乐的一代宗师。
甘涛六岁习笛,九岁学胡琴,对吹、拉、弹、打等各种民族乐器有浓厚兴趣,尤其擅长胡琴类乐器。从民歌小调到戏曲曲牌,为京剧、昆曲伴奏,进而涉猎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年少的甘涛经常上台献艺,被邻里誉为“南胡圣手”。
中学时即登台演奏乐器。高中毕业后,甘涛考入中央大学电机系学习,后因病辍学,后考入上海国立音专,向意大利教授、比利时小提琴教授法利国学小提琴。1934年进入原国民政府中央广播电台工作,历任干事、总干事、代理组长,直至提任“中广”乐团团长兼总指挥。日军侵华时随团西迁重庆。抗战胜利那一年,甘涛曾亲自率“中广”乐团赶赴重庆曾家岩中共办事处举办音乐晚会,招待美国五星上将马歇尔和苏、美、英、法四国驻华大使,精彩的演出令国际友人赞叹不已,得到周恩来的赞扬。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先后执教于华东人民革命大学南京分校、南京大学、金陵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音乐专业。1958年调南京艺术学院音乐系任民乐教研室主任、教授。
个人作品
著有《江南丝竹音乐》、《怎样吹笛箫》、《江南丝竹演奏艺术》、《二胡音准问题》、《二胡运弓艺术》、《二胡基本练习曲》、《中国民族乐器常识》、《中国打击乐器》等。
创作改编的乐曲有合奏《霓裳羽衣曲》,京胡、二胡、琵琶三重奏《夜深沉》、丝竹合奏《变体新水令》,锣鼓曲《齐来同欢唱》等。
其中,《江南丝竹音乐》是他的代表作,这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研究江南丝竹的巨著。它资料齐全、分析深刻,是国内罕见的民族音乐研究的专著。
甘涛先生还是位民族乐器的改革家,他与陈济略、黄锦培等人共同改进了中胡、大胡、低胡、低音大阮,倡导六相十八品琵琶,采十一孔新笛,为民族乐器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拨浪鼓,古称鞉鼓。藏、纳西、蒙古、 满、汉等族棰击膜鸣乐器。藏语称达克、绕鲁、热巴穷格...
从木料上说,上上品当然是高密度的红木了。紫檀木、花梨木、酸枝、乌木、鸡翅木均可,其中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