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铃,作曲硕士,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学院作曲系副教授,广西音协会员,广西青年音协副会长。
五岁开始学习钢琴,十五岁考入南宁二中文科重点班,并开始随父亲丁丕业教授(跟从李焕之先生学习作曲,后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先后师从赵行道先生、吴祖强先生)学习作曲和作曲技术理论,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考入广西艺术学院音乐系作曲专业本科,继续师从丁丕业教授,连续四年获学院最高奖学金,获自治区“优秀大学毕业生”称号并留校任教。后继续攻读本院全日制作曲专业硕士研究生,师从梁浦基教授,获自治区“优秀研究生”称号,取得硕士学位。
曾任乐理、民族民间音乐概论、钢琴基础等课程的教学,现任作曲主课、和声、旋律写作、序列音乐写作基础、20世纪音乐概论等课程的教学。
在《音乐创作》、《歌海》等刊物上发表有合唱《北部湾的风》、钢琴组曲《铜鼓之梦》、歌曲《小河淌水的地方》等诸多作品的曲谱或CD,公演了歌曲《歌声飞扬》、《第一弦乐四重奏》、交响乐《太平天国》第三乐章等声乐和器乐作品。在美国亚特兰大艺术中心交响音乐厅公演约稿作品《故乡的春天》,《多维时报》等当地报章给予高度评价。在第十四届青歌赛中,广西代表队合唱团复赛演唱《北部湾的风》,由中央三套向全国现场直播,广西代表队最终获团体优秀奖的历史最好成绩。创作第六届南宁国际龙舟赛开幕式主题歌《在一起》,南国早报等刊登了个人专访,广西卫视等多家媒体进行报道,搜狐网、新华网等数十个网站均进行了报道或转载。
长期从事钢琴伴奏编配及管弦乐队配器工作:如自治区建国五十周年大型文艺晚会、自治区建党70周年大型歌咏晚会、南宁市中小学生手拉手"走进高雅音乐"系列专场音乐会等大型活动。在《艺术探索》等刊物上发表了《谈记谱法的螺旋演进》、《巴托克〈小宇宙〉中非周期时值的混合--变拍子》等多篇论文,在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上宣读论文《和声写作与和声分析的教学平衡》,教学论文《理性与感性的融合》获省级论文评比一等奖。主持《北部湾音诗音乐创作项目》、《现代作曲技法与民族民间音乐结合的创作研究与实践》等自治区和院级科研与教改项目,参与自治区级《音乐创作教学改革》项目,获得自治区教学成果奖和广西艺术学院教学成果奖。
声乐套曲《花间浅唱(一)》、歌曲《母校》、《爷爷的那首歌》、合唱《彝山酒歌》、长号、钢琴与打击乐重奏《铜鼓魂》、大提琴独奏《红水河随想》、古筝独奏《海韵》、室内乐《忆》等多首作品在国家级和自治区级作品评选中获各级各类奖项。指导作曲主课学生在中国大学生(文科)计算机设计大赛、中国校园原创音乐大赛等专业赛事中获奖。主编《广西校园民歌》教材。获广西艺术学院“优秀青年教师”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