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博 客服QQ 官方微信
网站客服QQ:
1014587588
2694395946
音协考级QQ:
2537453437
名称:中音在线
微信号:musiceolcom
设为首页网站地图网站论坛帮助∨
搜课程搜资讯搜书籍搜老师
考级报名 |电子琴钢琴古筝小提琴音基长笛
我的课堂
购物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少儿声乐套曲合唱谱、钢琴伴奏谱、CD伴奏、MV等下载
首页 音乐课程 音乐书籍 音乐新闻 名师风采 音乐人物 音乐学堂 乐器联盟 乐器百科 音乐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乐理 > 行业新闻 > 国际传统音乐学会(ICTM)第42届世界大会第二次通知及论文征集公告(一)

国际传统音乐学会(ICTM)第42届世界大会第二次通知及论文征集公告(一)

分享到 |
日期:2012-6-14  来源:中音在线  编辑:韩老师  浏览次数:

导语:  上海是中国的四大直辖市之一,是中国经济与文化发展的中心城市之一。上海1843年上海开埠,是中国最早向世界开放的城市,也是东亚地区在近现代历史上最早面对不同东、西方文化碰撞、交融的城市之一。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建设的发展,上海愈益成为现代化、国际化的大都市。并领衔长江三角洲诸地城市,而有望成为世界第六大都市群。在文化方面,上海既存有以江南水乡文化、文人文化的传统底蕴,又发展了市民文化和国际多元文化渗透交融的都市“海”派的开放性特征。在音乐上,并存着江南丝竹、沪剧、道教音乐等中国传统音乐品种,又是西方古典音乐在东亚传播最早的着陆点和窗口之一,此外现代摇滚、爵士、移民音乐等多元的声音交织成了这座城市兼容并蓄、色彩斑斓的音乐文化现状。   为了促进中国学者更广泛地参与ICTM框架下的学术活动,上海音乐学院特向ICTM理事会申请承办2013年国际传统音乐学会(ICTM)第42届年会,并获得成功。此次大会将在 2013年7月11日 -17日于上海音乐学院举行。   本届大会的筹备和实施由ICTM学术委员会和地方组织委员会负责。学术委员会主席为Lawrence Witzleben (美国),成员分别为Samuel Araújo (巴西)、Dan Bendrups

  上海是中国的四大直辖市之一,是中国经济与文化发展的中心城市之一。上海1843年上海开埠,是中国最早向世界开放的城市,也是东亚地区在近现代历史上最早面对不同东、西方文化碰撞、交融的城市之一。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建设的发展,上海愈益成为现代化、国际化的大都市。并领衔长江三角洲诸地城市,而有望成为世界第六大都市群。在文化方面,上海既存有以江南水乡文化、文人文化的传统底蕴,又发展了市民文化和国际多元文化渗透交融的都市“海”派的开放性特征。在音乐上,并存着江南丝竹、沪剧、道教音乐等中国传统音乐品种,又是西方古典音乐在东亚传播最早的着陆点和窗口之一,此外现代摇滚、爵士、移民音乐等多元的声音交织成了这座城市兼容并蓄、色彩斑斓的音乐文化现状。

  为了促进中国学者更广泛地参与ICTM框架下的学术活动,上海音乐学院特向ICTM理事会申请承办2013年国际传统音乐学会(ICTM)第42届年会,并获得成功。此次大会将在 2013年7月11日 -17日于上海音乐学院举行。

  本届大会的筹备和实施由ICTM学术委员会和地方组织委员会负责。学术委员会主席为Lawrence Witzleben (美国),成员分别为Samuel Araújo (巴西)、Dan Bendrups (澳大利亚)、Salwa El-Shawan Castelo-Branco (葡萄牙)、Frederick Lau (美国)、Alvin Petersen (南非)、Svanibor Pettan (斯洛文尼亚)、Xiao Mei (中国)。

  地方组织委员会由两位执行主席杨燕迪(Yang Yan-Di)和萧梅(Xiao Mei)以及9位成员:韩锺恩(Han Zhong-En)、 洛秦(Luo Qin)、赵维平(Zhao Wei-Ping)、陈晓翌(Chen Xiao-Yi)、汤隽杰(Tang Jun-Jie)、 李小诺(Li Xiao-Nuo)、伍维曦(Wu Wei-Xi)、黄婉(Huang Wan秘书)、陈婷婷(Chen Ting-Ting秘书) 组成。

  学术委员会的联系方式:

  J. Lawrence Witzleben

  School of Music, 2110 Clarice Smith

  Performing Arts Center

  University of Maryland

  College Park MA 20742-1620, USA

  Email: jlwitz@umd.edu

  Telephone: +1 (301) 405-5502

  Fax: +1 (301) 314-9504.

  地方组织委员会的联系方式:

  中国·上海市汾阳路20号上海音乐学院排演中心3楼

  邮箱: ictm2013@shcmusic.edu.cn

  电话: +86 (21) 6431-4353, 6431-4028

  传真: +86 (21) 64745068

  经过2013年ICTM世界大会学术委员会的讨论,该届年会议题设定为以下六个方面,望中国学者能够积极投稿参加这次在上海举办的学术大会。

  1. 少数民族音乐与舞蹈的呈现和再现

  在一个有着55个受官方认可的少数民族国家中举行会议是围绕某主题展开进一步讨论的绝好机会,近年来,这已在ICTM会议中产生了一些令人兴奋的成果。我们将“少数民族”理解为“由于文化、种族、社会、宗教或经济等方面原因所形成的某些区别于主导族群的人类族群”。该主题的部分议题可以包括:1)不同时空中人们对少数民族定义和对待方式;2)少数民族在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的表演环境;3)在不同媒介背景下的少数民族及其音乐舞蹈的再现;4)少数民族间关系(以及少数民族与主流民族的关系)在音乐和舞蹈上的反映;5)在应用民族音乐学框架下的教育视角及其改善的可能性。

  2. 音乐历史的再思考、重建和革新

  该主题强调再现民族音乐学与民族舞蹈学中文化实践的历史维度,以及研究者参与民族志历史书写的不同方式。该主题意在探讨历史在传递和影响文化实践中所起的作用的并开启一条研究者为现实目的而运用历史资源的路径。会议论文也可以研究这种再现是如何受到文化政治的调配的,特别是在民族主义以及地方主义运动、抑或是草根运动当中。当复兴主义运动常常成为民族音乐学的民族志书写主题时,音乐历史也可以以其它方式给我们的研究传递信息,并以新的意义建立起当代的实践。这一主题的另一维度是历史、史学及表演的交叉。在某些国家或地区,新的知识可能挑战有关起源、连续性和创新等方面的官方话语,并且,历史事实与当代美学观念以及商业活力之间的张力亦并不鲜见。本主题也欢迎那些讨论历史在研究中的地位、以及为当代目的而重构的音乐历史个案研究的论文。

  3. 民族音乐学、民族舞蹈学和教育

  视教育为一种代际相传的知识,以及通过文化构建达到代际间的进程,可使得教育在跨学科方法的音乐和舞蹈研究中获益,这些方法对于某些领域来说至关重要,例如民族音乐学和民族舞蹈学。本论题包括了社会文化和政治决定因素及其对于教育进程、音乐舞蹈教育的制度化、国家政策与地区政策的对比、课程和适当的教育代码、传递过程和技巧、或是对于知识合法性的隔代或地区性的争论;音乐和舞蹈传统的传播方式之间的互动、综合或是冲突。在音乐舞蹈学院和表演艺术学校中所形成的现代标准化实践也应纳入批判性和比较性讨论的范围。

  4. 仪式、宗教及其表演艺术

  在多数社会中,音乐、舞蹈或是戏剧总是与多国宗教传统发生着联系。例如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或是某些地方信仰体系和带有超自然现象的沟通实践。宗教中的表演艺术和仪式不仅与宗教仪式和庆典相结合,也与不同的戏剧和舞剧传统中相结合,如那些专为神灵或是与宗教节日共同表演的戏剧和舞剧。我们也希望能有涉及到表演的仪式化内容的论文,即便这些内容是在世俗的背景环境下,即J. H. Kwabena Nketia所谓的 “熟悉的形式和内容被再生产、再创造、再展演,它们也因此成为了审美行为的焦点。”

  5. 影视音乐和舞蹈

  电影和电视在文化交流和沟通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在21世纪。音乐和舞蹈的研究者以广泛的方式参与到电影和电视中去,他们利用这些媒体平台获取信息资源和传播研究结果。研究者、文化机构和文化实践的参与群体也利用视觉媒体保存和传递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成果在我们的跨学科实践中占据了重要位置,比如每年举行的ICTM世界会议中发放的学术期刊评论和影片。该主题欢迎那些在音乐和舞蹈研究中涉及到电影、电视和其他视像媒体的评论性或描述性的文章。这为那些视觉媒体的制造者提供了从研究的角度讨论其产品及其相关问题的机会,例如批判性地认识视觉媒体的作用。这一主题可包含视像媒体产品和消费的任何方面,包括在应用民族音乐学中的电影配乐、音乐录影带、电视节目、纪录片制作、视觉媒体、网络,等等。我们也欢迎那些涉及电影和电视在文化再现中作用的批判性文章。

  6. 我们也欢迎新的研究及其它相关主题的提案。

  提交摘要和提案的相关要求如下:

  摘要(abstracts)

  摘要必须用英文撰写,长度控制在300字以内,论文用英语或中文发表皆可。需要注意的是,超过300字的摘要大会将不予接纳,且所有的摘要将上传至大会网站。

  遵照项目委员会的评定程序,作者将于2012年12月份收到对提交论文的决议,其中包括:采用与否、等候批准的申请人名单(候补名单)。

1 2 下一页

相关内容

  • 赵季平专场音乐会明晚郑州奏响2014-12-2
  • 两岸专家在福州研讨音乐学术现状2014-12-2
  • 舞台剧《我,就是我》首演推音乐剧场概念2014-12-1
  • 大型彝族音乐舞蹈诗《索玛花开》贵阳上演2014-12-1
  • 于广杰评《中国琴歌发展史》2014-12-1
  • 莱芜两音乐教师获山东省优质课一等奖2014-11-28

更多>>推荐课程

音乐理论基础

主  讲:楼天宇

立即试听

和声学教程(上册-01至

主  讲:陈诺

立即试听

热点文章

  • 2015年全国音乐类专业研究生招生考试指南
  • 第九届金钟奖合唱比赛苏州圆满落幕
  • 我的青春,我的红色娘子军
  • 第四届民族声乐大赛艺术院校教师组半决赛
  • 第四届民族声乐大赛综合院校教师组(21-34
  • 第四届民族声乐大赛综合院校教师组(1-20)

热门标签

文艺院团乐感是天陈其钢直第六届中声乐学习第七届“关于举办文化部将

教材教辅

曲式与作品分析

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

页数:408页

isbn:978-7-103-02719-6

购买价:29元

  • 音乐作品分析应用教程(修订版)
  • 曲式与作品分析

乐器

弹布尔

  弹布尔,是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古老的弹拨弦鸣乐器。史籍曾译称弹拨尔、丹布尔、丹不尔。流...

口弦

口弦   口弦又称口琴、响篾、吹篾或弹篾。历史悠久、形制多样,在我国的大部份地区都很流行...

关于我们 | 合作推广 | 意见反馈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招生联盟
Copyright ©2006-2023 www.musiceol.com All Rigth Resevers 中音在线
电话:15311572120 京ICP备110031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