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世菊(资料图)
艾世菊,京剧表演艺术家。原名艾云章,又名艾世环。1916年生于北京。12岁入富连成科班世字科习艺,工文丑、武丑,文得萧长华、萧盛萱父子亲传,武得叶盛章教授。在严师教诲下,艾世菊身段干净利落,念白口齿清楚,做戏诙谐幽默,文戏儒雅大方,武戏艺技出众。1936年,他还未出科就在《立言报》主持的童伶选举中获丑角第三名的荣誉,可谓丑行中的文武全才。解放后他落户上海,是上海京剧院一级演员,晚年致力于教学,桃李满天下。2012年6月2日晚20点50分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96岁。
1938年,艾世菊应邀与毛世来合作到上海演出,剧目有《大英杰列》、《穆桂英》、《乌龙院》、《南界关》等戏。他们还参加了当时卡尔登剧场大义演,大轴戏是周信芳、赵如泉的《战宛城》,毛世来饰邹氏,艾世菊饰胡车,由于他们的加盟演出,使这场演出增色不少。他们打响了在上海演出的第一炮,从此艾世菊受到上海观众的关注与青睐。1940年,艾世菊再到上海演出时,他的戏便开始排在压轴的位置上了。1941年,荀慧生临别纪念,演出了反串戏《大白水滩》。赵桐珊反串前青面虎,袁世海反串徐佩珠,艾世菊反串后青面虎,在“打滩”中他与反串十一郎的荀慧生在开打中打得干净利落、迅猛漂亮,圆熟脆率,使上海观众大开眼界,掌声如雷鸣般一浪盖过一浪。1949年后,他在上海先后参加天蟾实验剧团、新民京剧团,1952年参加上海京剧院工作。他塑造了很多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先后随团排演了很多新戏。如《杨家将》、《阮氏兄弟》、《平原作战》、《猎虎记》、《江汉渔歌》、《智取威虎山》、《战海浪》、《海港》、《宝剑归鞘》、《乾隆下江南》等等。
艾世菊文武兼长,能戏颇多。拿手剧目有《时迁偷鸡》的时迁、《打瓜园》的陶洪、《刺巴杰》的胡理、《连环套》的朱光祖、《战宛城》的胡车、《小放牛》的牧童、《打渔杀家》的教师爷、《连升店》的店家、《乌盆记》的张别古、《祥梅寺》的了空、《失印救火》的金祥瑞、《审头刺汤》的汤勤、《群英会》的蒋干、《法门寺》的贾桂、《打花鼓》的花鼓男、《小上坟》的刘禄景、《铁弓缘》的陈母、《拾玉镯》的刘媒婆、《海港》的钱守维、《乾隆下江南》的宋少炳等。此外还有《打杠子》、《遗翠花》、《浣花溪》等。文戏中的蒋干、贾桂、汤勤,武戏中的刘利华、杨香武、朱光祖、时迁等,演来均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