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30日下午两点,由中国音乐学院研究生处主办的博士论坛在主楼403教室如期举行。本期的主讲人是中国音乐学院国乐系古琴专业教师、古琴表演专业硕士、古琴艺术在读博士黄梅,她给大家带来的讲座论题是《享·琴》。出于同学们对古琴的热爱,整场讲座依旧座无虚席。在讲座中,黄梅结合《梅花三弄》曲谱、讲述和现场演奏,领着在场同学走进古琴的世界,享受古琴韵味和魅力。
讲座开始,黄梅讲述了自己的学琴经历。从孩童时期到高中阶段,她也和大多数学琴者一样,都是一个练习、学习技能的阶段,真正做到享琴是在本科阶段,她开始钻研、悟琴。本次讲座,她将着重分析《梅花三弄》。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玉妃引、梅花曲、梅花,原始作曲人和作曲时期均为东晋桓伊,桓伊以吹奏笛曲《梅花三弄》而知名,后经唐代颜师古改编为琴曲。三弄之意为运用琴的上、中、下三个不同部位的泛音,三次重复演奏同一主要音调。
随后,她带着大家逐段赏析了整首琴曲,每段都做了现场演奏,让全场同学都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到每一段琴曲的意境。《梅花三弄》共有十段,第一段是引子;主题是第二段至第七段;第八、第九段是主题变化重复;尾声是第十段。其中,她重点讲述了泛音段(二、四、六段)和实音段(三、五、七段),同时强调了音乐结构分析在把握乐曲整体上的重要性。
在讲座中,黄梅还穿插讲解了减字谱的知识,以及古琴演奏的绰、注、吟、猱等相关装饰音色的技法。同学们和老师也探讨了如何应用古琴的这些丰富音色的技巧,因为如绰、注、吟、猱这些技巧的应用是有讲究的,不能过多也不能没有,此时需要根据琴曲的需要和意境适当地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