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唐俊乔说自己真正“开窍”是在大三那次流泪后,“那天我在琴房练习,吹的是《幽兰逢春》,我吹着吹着就落下泪来,从那天起,我吹笛子不再是为了观众和老师了,只是为自己而吹。”那一刻唐俊乔感受到笛子通向自己的情感与内心。此后,唐俊乔得到更多业内认可和褒奖。
最爱原汁原味古曲
唐俊乔是近年来在世界乐坛上最活跃的演奏家之一。
2003年唐俊乔受邀参与谭盾(微博)作曲的影片《卧虎藏龙》中笛子、巴乌的独奏部分,电影获得奥斯卡最佳原创配乐后,谭盾将《卧虎藏龙》改编成协奏曲,伦敦首演获得成功后,唐俊乔与谭盾、马友友等音乐家到20多个国家巡演,引起了国际乐坛关注。英国泰晤士报、巴黎时报、美国圣路易报等国外媒体用“豪迈恩怨尽演绎”、“震惊国际乐坛的中国女音乐家”、 “美丽与实力并重”等高度评价她和她的演奏。
唐俊乔有一门“独门绝技”,能把七个孔的笛子吹出十二个音。练就这门绝技,全凭自己的摸索与反复锤炼,这种半音的吹奏方法,打破了笛子只能演奏东方以全音为主的音乐的局限性,所有西方音乐都能吹奏出来。
唐俊乔说:“协奏曲是我在世界上立足的武器,它为笛子吹奏打开了广阔的天地。中国的民族音乐已被西方主流音乐界认可,记得我有一年在柏林爱乐大厅演出,几十个人的西洋交响乐团来为一支笛子协奏,我真的很自豪,这种自豪不是个人的,而是为笛子吹奏出的美丽音符、为古老的中华文化。”
唐俊乔坦言,自己心中挚爱的还是那些最原汁原味的古曲,《妆台秋思》、《梅花三弄》等是她的最爱。每当需要沉静,需要自己思考时,唐俊乔会吹起笛子,与自己对话。
“魔鬼教师”忍痛犀利
如今,唐俊乔把更多精力放在教学、传承上,“我觉得对于竹笛艺术的发展,除了个人技艺的提高,教学、传承对我来说也越来越重要。”唐俊乔坦言,自己忍痛用犀利的言语去激励学生,“我极其信奉‘严师出高徒’。”
唐俊乔认为,媒体发达是利大于弊的好事,“音乐不再是故步自封、束之高阁的供少数人欣赏的艺术品,我可以通过网络和许多笛子爱好者交流,发挥自己最大的能量去引导和帮助他们。我觉得音乐的普及是一个过程,需要更多、更专业的教育人才去带动音乐进入人们的生活。”(来源:东方早报/记者 陈晨)
相关链接:《大青山下》(李镇曲唐俊乔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