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7月,应邀担任中央音乐学院国际长笛艺术节副总监。并与国际著名长笛大师们一起担任大师班讲学,讲授他的教学理念和经验,广获赞誉。
2005年11月,世界乐坛新偶像、新一代笛王E·帕胡德应何声奇的邀请,首次访问中国,在何声奇的精心策划和组织中,在上海音乐学院的全力支持下,在上海的巅峰之行中极其成功地举办了令所有人惊叹不己的独奏音乐会及其系列活动。让人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巅峰的长笛音乐。这次活动给中国的长笛界带来了极大的震撼和无比深远的影响。产生了极为轰动的效应。
2006年4月,何声奇应台湾长笛界的邀请,与四位世界著名长笛大师:格拉夫、艾特肯、阿朵里扬、工藤重典一起作为特邀嘉宾出席了台湾首届国际长笛艺术节,在台湾岛内进行了演出与讲学,受到一致的追捧。
随后,在4月底北京举行的第一届北京尼柯莱国际长笛比赛中应尼柯莱本人及组委会的邀请,担任国际比赛评委,与尼柯莱等国际著名长笛大师一起为世界各国的选手评审,并且在“永恒的经典”颁奖音乐会中获邀与世界长笛大师们同台献演长笛独奏,得到了尼柯莱等国际长笛大师们的极高评价和广泛的尊重,为中国长笛赢得了荣誉。
2007年4月应邀对美国著名的耶鲁大学和爱德华兹艺术学校进行了访问和讲学,受到了盛情的接待和由衷的赞赏。
2007年10月他再一次邀请组织了帕胡德和世界单簧管名家富克斯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的专场音乐会,经典演绎加上座无虚席又一次轰动了上海滩。
2007年11月上海东方电视台《艺坛名流》栏目以“笛韵红娘”为名专题介绍何声奇近期的活动和成就,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扬并多次播出。
2008年8月应德国柏林“青年.欧洲.古典音乐节”的特别邀请赴著名的柏林音乐厅与德国著名钢琴家合作进行独奏表演,在惊讶中深获赞赏和推崇,征服了挑剔的德国观众,为中国的音乐事业争得了荣誉。
2008年8月人民日报对何声奇进行了专门的采访并在其主办的《大地》时政周刊上以“飞翔吧!天籁之音”为题大篇幅的介绍了何声奇独特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成就和成功走向世界、与国际接轨的丰富经验,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评价,意义深远。
2008年11月18日何声奇在上海音乐厅再一次举办了《金色的回声——何声奇长笛东西方作品精选音乐会》,盛况空前,景象罕见,精彩的演出和经典的演绎再一次征服了观众和媒体,又一次引起了轰动和赞美。同时发行了何声奇的首张CD专辑《红色的记忆》。
2009年5月何声奇应上海市委宣传部和市文联的邀请,在东方讲坛上主讲了“金色的回声——长笛艺术赏析”。演讲、演奏、演示了中外长笛的历史、流派、风格和人物,给长笛爱好者作了一次生动的普及宣传。
2009年10月应邀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在德国广播爱乐乐团的协奏下演奏了卡尔.斯塔米茨的G大调长笛协奏曲。这是中国长笛家历史上第一次与世界一流乐团的合作。其音色之美,音乐之纯给人印象至深,广获中外音乐家的赞誉和尊重。
何声奇极富教学经验和教学创意,他与世界著名长笛家积极的交流和同台讲学演奏以及全身心的投入和无比的责任使他的教学和演奏成就达到了全新的境界,得到了国内外长笛专家和其他管乐专家的一致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