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博 客服QQ 官方微信
网站客服QQ:
1014587588
2694395946
音协考级QQ:
2537453437
名称:中音在线
微信号:musiceolcom
设为首页网站地图网站论坛帮助∨
搜课程搜资讯搜书籍搜老师
考级报名 |电子琴钢琴古筝小提琴音基长笛
我的课堂
购物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少儿声乐套曲合唱谱、钢琴伴奏谱、CD伴奏、MV等下载
首页 音乐课程 音乐书籍 音乐新闻 名师风采 音乐人物 音乐学堂 乐器联盟 乐器百科 音乐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古筝 > 人物动态 > 忆白葆金先生二三事

忆白葆金先生二三事

分享到 |
日期:2012-7-26  来源:中音在线  编辑:李老师  浏览次数:

导语:  忆白葆金先生二三事   白葆金先生又名白七斤(1914年——1983年),是掌握陕北榆林小曲较多较全面的著名艺人。一九五七年春,曾代表陕西省参加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后又多次参加地区和省上的汇演,五十多年来,白葆金先生对榆林小曲的继承和发展作出了贡献,他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效力于民间艺术事业。尤其是他的秦筝演奏风格和古朴的演奏方法、技巧,以及他高尚的艺术,至今深深地印在人们的心中。   白葆金先生自幼喜欢民间音乐舞蹈。十五岁时开始跟王良和(银匠)、王子和学弹秦筝(俗称“抓筝”)他的职业虽是学做烧饼,但由于对学弹筝和兴趣浓厚,所以两年后就出了师。以后又学会了拉就胡、打扬琴、弹三弹、弹琵琶,同时也能唱小曲。因为白葆金先生的技术较全面,榆林城内前后街两年演唱流派(后街以张方庭、文子仪为代表,前街以林茂森为代表)都争他。后来他的职业改为建筑工,但对民间艺术的爱好更加广泛,很快又学会了“喜神”(属于一种祭祀性活动,共分三天进行,头一天活动称“开剪”,主要是迎神拜将,在打击乐声中舞蹈,晚上演唱民歌,如《王祥卧冰》、《珍珠倒卷簾》等;第二天称为“中天”,是舞蹈活动的高潮。艺人们一边击鼓一边唱,还

  忆白葆金先生二三事

  白葆金先生又名白七斤(1914年——1983年),是掌握陕北榆林小曲较多较全面的著名艺人。一九五七年春,曾代表陕西省参加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后又多次参加地区和省上的汇演,五十多年来,白葆金先生对榆林小曲的继承和发展作出了贡献,他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效力于民间艺术事业。尤其是他的秦筝演奏风格和古朴的演奏方法、技巧,以及他高尚的艺术,至今深深地印在人们的心中。

  白葆金先生自幼喜欢民间音乐舞蹈。十五岁时开始跟王良和(银匠)、王子和学弹秦筝(俗称“抓筝”)他的职业虽是学做烧饼,但由于对学弹筝和兴趣浓厚,所以两年后就出了师。以后又学会了拉就胡、打扬琴、弹三弹、弹琵琶,同时也能唱小曲。因为白葆金先生的技术较全面,榆林城内前后街两年演唱流派(后街以张方庭、文子仪为代表,前街以林茂森为代表)都争他。后来他的职业改为建筑工,但对民间艺术的爱好更加广泛,很快又学会了“喜神”(属于一种祭祀性活动,共分三天进行,头一天活动称“开剪”,主要是迎神拜将,在打击乐声中舞蹈,晚上演唱民歌,如《王祥卧冰》、《珍珠倒卷簾》等;第二天称为“中天”,是舞蹈活动的高潮。艺人们一边击鼓一边唱,还不停地舞蹈;第三天称为“合口”,巨人们围着火堆踩场高歌共舞)。此外他还学的一手好针疚,所以人们称他是塞上古城里多才多艺的老艺人。

  凡是和白葆金先生共过事的艺人,或相识他的人都共同感到他是一位艺高望重的人。他对等自己的徒弟十分亲切、和蔼,从未见到或听到过他对徒弟发脾气、训斥等现象。总是耐心地手把手施教;不管本地或是外地来采访的专业或业余音乐工作者,不论其职位高低,年今大小、学识深浅,他一律以老师尊称。只要有人找他,随叫随到,从来不搬价钱,如果你听他演奏,他总要让你提意见。这种对待徒弟循循善诱,对待别人谦虚谨慎的态度,已在榆林小曲艺人和接识他的人们心目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大家都称白葆金先生是一位艺高望重的老前辈。

  白葆金先生租居在榆林城北的一孔土窑洞里,家中三口人,老伴是家庭妇女,儿子是建筑社的学徒工,每月十八元工资,他自己在一九七五年挖防空洞时因车杆戳伤了前胸,病休在家,原单位每月只给十二元生活费。这三十元钱既要维持一家三口人的生活,又要为他自己看病。然而,生活的困难并没束缚住白老先生的艺术活动。哪里唱榆林小曲,他就会出现在哪里,只要他能爬起来。唱榆林小曲的艺人,主要是手工业者,白天要做工,活动只能在晚上进行。艺人们的演出活动都是为别人祝寿、给孩子做满月助兴的,从来不挣钱,这种习惯对他们来说已习以为常,白葆金先生在病故前三天的夜里,当听到东山上一位老头要“闹红火”时,自己不顾病体,硬从炕上爬起要去,家里人再三拦阻,也挡不住。因为他走不动,只好让人用车子把他送到那位老头家。平时有些好心的人关切地问他:“您老上了年纪又有病,家庭生活也不好,耍红火又能不挣钱,早早收了心吧。”可白老先生总是笑着回答“我不去他们不好红火”。白葆金先生酷爱民间艺术,不顾自己的疾苦而为他人快乐的品德,至今记忆犹新,难以忘怀。

  白葆金先生长离人世,虽死犹生,他的可贵精神,高尚艺德,将永远留在我们心中。(作者:榆林民间艺术团付团长霍向贵)

相关内容

  • 汤沐海 每一次音乐会我都酣畅淋漓2014-12-2
  • 常思思:神曲不适合我,坚持走艺术高端路线2014-12-1
  • 昆剧名宿林为林:突破自我再现大将军韩信2014-12-1
  • 裴艳玲正筹备新戏《渔夫恨》2014-11-27
  • 捷杰耶夫:展现“老普”音乐的放肆之美2014-11-27
  • 程学涛的演艺梦2014-11-27

更多>>推荐课程

新编古筝教程(修订本

主  讲:李雄英

立即试听

新编古筝教程(修订本

主  讲:李雄英

立即试听

热点文章

  • 北京民乐大赛获奖节目音乐会举行
  • 第七届金钟奖古筝比赛复赛视频【1-12号】
  • 关杰:古筝洋弟子已近百人
  • 如何挑选古筝

热门标签

2015, 古筝学习纪念中法国际音乐怎样打好北京民乐关杰:古如何挑选

教材教辅

古筝入门

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

页数:173页

isbn:7-103-01302-0

购买价:18元

  • 每日必弹古筝指序练习曲(最新
  • 古筝入门

乐器

古筝的使用寿命

    任何一样乐器都有它的生命周期,好的古筝最佳使用时期可达20年之久。既便过...

蒙古筝

  蒙古筝,即雅托葛,流行在我国锡林郭勒、伊克昭盟一带古老的民族乐器,表现力十分丰富;其...

关于我们 | 合作推广 | 意见反馈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招生联盟
Copyright ©2006-2023 www.musiceol.com All Rigth Resevers 中音在线
电话:15311572120 京ICP备110031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