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听刘扬唱歌是在中央民族乐团的“三下乡”活动中,当时,记者就惊讶:这么年轻的小伙子居然会有大提琴般低沉、浑厚的成熟声音,着实让人沉醉。而此后,在乐团的公益演出中,记者几乎每次都能看见刘扬的身影,听到他的歌声。
刘扬1975年生于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中时,学校的音乐老师发现了他得天独厚的男低音后,强力建议他学习声乐。在这位老师的一再游说下,懵懵懂懂的他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踏进了声乐的大门。由于家里没有人搞艺术,刘扬学得很是忐忑,常怀疑自己的实力,虽然十分努力地学习专业技能,但他总是比班上其他同学更加惧怕上台。高考时,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省歌舞剧院的老师们听完他的演唱后,都十分欣喜,称赞他音色好,鼓励他上天津音乐学院。
1996年,刘扬如愿考上天津音乐学院,师从韩宝林教授。韩教授第一次听刘扬唱歌就给了他极大的肯定:“好小子!好本钱!”这极大地增强了他的信心。此时的刘扬已经是一个有主意的孩子了,不喜欢与其他同学一样“三点一线”地上课,而是喜欢从舞台上学东西,尤其愿意向同门大师哥、也是天津音乐学院的教师李晓良学习(李晓良现为德国汉诺威歌剧院演员,1996年获“五洲杯”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优秀歌手奖;1997年在香港获亚洲青年声乐比赛第一名;同年在德国慕尼黑第45届国际声乐比赛中获第三名),只要是李晓良的音乐会,刘扬就一场不落地去看。通过看别人的演出,刘扬意识到演唱不只是动动嘴,感情和表演也十分重要,并一次次体会到美声演唱的魅力,这样的感受是无法在课堂上体会到的。此外,刘扬还喜欢结交作曲系、器乐系的同学,拓宽自己对音乐知识的了解,琴房里、饭桌上、花园里,都成为他与朋友们探讨音乐的场所。就这样,在音乐学院里,刘扬逐渐成长为一名充满演出欲的专业歌者。
2000年,中央民族乐团到天津音乐学院招演员,刘扬班上所有同学都演唱了,团长当场留下了他的联系方式。之后,刘扬便应邀到北京参加入团考试。那时,文化部规定所有演员必须参加文化部艺术人才应聘资格考试才能进入中直院团。刘扬把握住了这个机会,以试唱练耳第二名、声乐第一名的好成绩顺利成为中央民族乐团声乐演员。
进入乐团后,刘扬依然不松懈,每日刻苦练习,中外歌曲他都尝试掌握。同时,他积极参加团里的演出,独唱、合唱都热情十足,就是凭着这样的专业精神,他又取得了一系列的好成绩:2000年获第九届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天津赛区专业组第一名;2004年获第十一届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团体决赛荧屏奖;2005年获文化部中直院团中青年演员考核男声组第一名;2008年获文化部第八届全国声乐比赛文华声乐节目表演优秀奖;2009年获意大利第十六届弗朗希斯科·玛利亚·玛尔蒂尼国际声乐比赛优胜奖;2011年再获由文化部主办的首届中国歌剧节表演奖……
刘扬接受的是西方音乐训练,唱的是美声,但骨子里最爱的还是《大江东去》、《松花江上》、《游击队歌》等中国声乐作品。业余时间,他将搜集中国声乐作品作为一大爱好。每次演出,他演绎的中国作品都能博得热情的掌声,有观众这样评价他:“中国声乐作品在他的‘美声’的诠释下,有了踏实、振奋的新感觉。”
刘扬告诉记者,在中央民族乐团领导的支持下,团里的青年演员有了更多演出机会。乐团经常在中央民族乐团民族音乐厅举办青年演员演唱、演奏会,如2010年乐团与旅意男低音歌唱家栾峰合办的《绽放美丽人声》系列音乐会,就为许多青年演员提供了演出平台,让观众听到了声乐领域的新声音,广受好评。“身为青年一代中央民族乐团人,我会充分调动自己对民族音乐的热情及职业精神,多唱、多演民族声乐作品和民族歌剧,希望用自己的美声把民族音乐的春天唱给观众。”刘扬说。(来源:中国文化报/记者 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