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距伦敦奥运会结束已过去10天,北京交响乐团的排练厅内又恢复了排练。但乐团团长兼指挥谭利华对于北交此次伦敦之行,仍充满感慨。谭利华带领北交将古典音乐普及到了英国校园一群贫困孩子的中间。谭利华说:“我认为这远比我们联袂伦敦爱乐演奏‘贝九’意义重大。如果中国有这样的项目,北交一定责无旁贷。”
参与公益演出意义重大
在谭利华的办公桌上,放着一张谭利华与两个黑人孩子在排练厅内的合影,这就是此次北交在伦敦参加的inharmony青年音乐教育计划的照片。这个项目是伦敦交响乐团引进委内瑞拉闻名世界的青年音乐教育计划。目前伦敦受益的这些孩子来自两所学校,平均年龄9岁,他们的父母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这个计划改变着他们的命运。据谭利华介绍:“此次去伦敦演出,伦敦交响乐团为我们提供了两种选择,一种是到剑桥举办正式的音乐会,还有一种就是走进社区与孩子们亲密接触。我们选择了后者,因为我们觉得这样的活动意义重大。”
谭利华回忆:“当天我们的演出观众全部是这些孩子的家长,我们与孩子们一同演奏了《炎黄风情》组曲、《火的战车》、《法兰朵尔》组曲,当音乐在欢乐的高潮中结束时,坐在乐队中的孩子格外兴奋。”谭利华说:“我们觉得面对伦敦贫困孩子这个计划更有意义,北交坚持普及音乐教育已多年,音乐可以陶冶心灵,音乐可以帮助人们改变人生。”
中国音乐普及囿于精英
对于伦敦公益之行,谭利华感慨最多的是目前中国的音乐普及还停留在精英阶段,“比如我们的金帆艺术团还是侧重于条件比较好的孩子,还是侧重于拿奖,但是对于贫穷的孩子来说,音乐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谭利华说:“音乐是一个需要合作的项目,很多贫困的孩子自卑、闭塞,但是在音乐的合作中他们能够找到自信,获得快乐。贫穷的孩子中也有很多有天赋的,像委内瑞拉就培养出了像杜达梅尔这样出色的指挥,但是很遗憾目前中国还没有这样的项目。”
对于这样的项目在中国是否有实施难度,谭利华认为,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委内瑞拉是个贫穷的国家,但他们的经验已成功推广到了英国。但是说到底,这应该是一个多个部门合作的事情,要有专项的资金、场地、教育部门支持等等。一个乐团能够做的事情毕竟是有限的。”谭利华说,过去北交的音乐普及虽然已到了大学、中学和小学,但还没有到贫困孩子中间,“希望有一天,这会变成现实,如果国内有这样的项目,北交一定是责无旁贷”。
普及交响乐是终身事业
北交是从事公益演出最多的乐团之一。从1994年至今,谭利华带领北交举办了200多场普及交响音乐会,包括学校饭堂、礼堂。如今谭利华与北交已是中山音乐堂打开音乐之门与国家大剧院周末普及音乐会的常客。谭利华说:“以前我们送交响乐进学校演出的时候,由于没有正规音乐厅,不是在饭堂就是在小礼堂。但饭堂和小礼堂根本就没有听音乐会的氛围,大大削弱了音乐之声的美感。后来,我们干脆把观众请到音乐厅免费看音乐会。从2000年开始,北交又推出10元到30元的低票价普及音乐会。可以说,为了普及音乐会,我们把能想到的招儿都使出来了。”
谭利华感慨:“普及交响乐难!难的不是形式,而是坚持。”谭利华说:“普及交响乐现在更具有现实意义:交响音乐能陶冶人的情操,能够在浮躁的社会环境中,涤荡人们的心灵。这种影响也许一年两年看不出来,但十年八年就显现出来了。李德伦是我的老师,我曾在20世纪80年代听过老师上百场的交响乐普及讲座,印象深刻。路再难走,我们也会坚持。普及交响乐是一项终身的事业,也是一项长期的事业,是一项需要几代人付出努力的事业。”(京华时报/杨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