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守平,北京京剧院京胡琴师,国家一级演奏员。中国戏曲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胡琴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京胡研究会会长,中国戏曲学院特聘客座教授、研究生导师。
60年前,燕守平是在北京市戏曲学校踏入京剧艺术殿堂的。在学养深厚的京剧乐队老前辈沈玉斌、沈玉秋的倾囊相授下,少年的燕守平从从月琴、铙钹开蒙,然后习二胡、三弦,练小锣、大锣,最后才归宗专攻京胡,几度寒暑勤学苦练,终于打下常人难及的娴熟掌握武乐、文乐各种演奏技巧“六场通透”式的全面基础。后来又得到时任北京市戏曲学校副校长的京胡大家徐兰沅的格外赏识,多年耳提面命、亲传亲授。在以后几十年的艺海生涯中,燕守平更是凭着过人的聪颖与才气、虚心与好学,转益多师孜孜以求,从梅兰芳的琴师姜凤山、马连良的琴师李慕良、裘盛戎的琴师汪本贞到杨宝森的琴师杨宝忠、张君秋的琴师何顺信、李少春的琴师沈玉才等众多京胡演奏大家名流那里汲取了广博的操琴技艺的真髓。在多年的舞台演艺历程中,曾先后为张君秋、赵燕侠、谭元寿、马长礼、杨春霞、张学津等京剧表演艺术家操琴伴奏,为业内专家一致推崇和戏迷观众广泛好评,享有“京胡圣手”之美誉。
燕守平通晓武乐、文乐的各种演奏技巧,对京剧、昆曲传统曲牌和现代音乐知识有着广博的积累和深厚的素养。在几十年的艺海生涯中,他不断刻意创新、苦心钻研,融各家流派之长,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丰富发展了京胡演奏的艺术表现力,形成了自己“琴音纯正、弓法娴熟、指音清脆、音色华美”的演奏风格。燕守平操琴最不同凡响之处,就在于对京剧各个流派的唱法了如指掌、烂熟于心,对京胡伴奏的种种繁难弓法、指法、垫衬烘托技巧有着超一流的功底和独具才情的美学见解,因此演奏起各种流派、各个行当的音乐唱腔来,无不得心应手。
作为一名传统艺术造诣广博而又富于灵性、悟性,充满创造激情的京胡演奏家,燕守平是在把京剧独奏和大型现代交响乐融为一体的艺术发展进程中开先河的领军人物。早在40年前,家喻户晓的《杜鹃山》就是由他率先操琴的;独领风骚、别开生面举办大型个人京胡演奏会,更是燕守平在京剧音乐发展史上书写的标志性新篇章。
多年来,燕守平恪守践行京剧界薪火相传、授业课徒的优秀文化传统,不计名利,只求奉献,亲力亲为,孜孜以求,培养造就了30余名入室弟子,这里面不但有众多专业院团的京胡演奏新锐,也有不少各领域京剧爱好者的操琴手,可谓桃李满天下。
另外,燕守平领衔操琴录制的《京胡交响协奏曲》、录音带及伴奏带数十种的出版发行,在中央电视台录制的《教京胡》栏目80余集的播出面世,也都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深受业内外受众的欢迎。(刘福民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