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杭州大剧院,杭州西湖国际音乐节开幕式暨《水之乐》音乐会上,谭盾首演了受杭州爱乐乐团委托创作的乐曲《西湖水摇滚》。
对于以实验音乐出道的谭盾来说,他可不满足于做出一支寻常的曲子。
当谭盾微笑地走上指挥台时,接下来出现的景象,早就在他脑海中成了型。
跟着节奏,他成为自己手中指挥棒的信徒,像跳着一支奇怪的舞蹈。
而他的背后,舞台的最前面,四个打击乐手一字排开。他们每个人的面前摆着一面谭盾创造的“水鼓”:装满西湖水的水盆就是鼓面,乐手的手和一个杯子就是鼓槌。他们会敲打出兴奋的鼓点,而水花四溅,像是要飞到最前排观众的身上,这让人觉得像一场狂欢。
杭州爱乐乐团那些正装的乐手们,也抛掉矜持,把狂欢推向高潮。在舞台的最深处,多媒体放映着一双手拍打西湖不同区域湖面的影像,看上去,似乎想让那方湖山也跟上音乐的节奏。
将整个舞台变成一个摇滚现场。这就是他想要的。
四天前,和杭州爱乐乐团的演奏手们一起排练《西湖水摇滚》时,谭盾告诉弦乐手们要把手中的乐器想成电吉他,要像个摇滚明星似的演奏它;他要求吹独奏的小号手,吹的时候要想着崔健,连小号摆在嘴边的位置也不用放那么正。
为什么要这样?“这是二十一世纪的音乐。”谭盾说,他希望这音乐能蛊惑人心,让每个观众都进入音乐的节奏。
值得一提的是,水鼓里的水都是头一天取自西湖。
对于取水仪式,谭盾非常重视,为了准备好,他甚至将取水仪式的时间推迟了两天。
前天下午,在取水时,他把四个作为水鼓的水盆在长桥上一字排开,和雷峰塔成一条直线,当西湖水慢慢装满水盆时,雷峰塔就倒映在了水面上。谭盾说,通过这个仪式,他不仅把西湖水带上了舞台,也把雷峰塔带上了舞台。
实际上,《西湖水摇滚》不仅仅是音乐,更是融合了行为艺术、多媒体艺术、观念艺术的一次现代艺术表演。和谭盾合作了四年的打击乐手王贝贝说,谭盾的音乐在国外受欢迎,是因为外国观众认同他通过艺术表达的理念。
昨天,当谭盾以西湖水为乐器,在表达环保概念的时候,他同时也想表达他内心对于西湖的情感:“取西湖之水,奏西湖之声。”
昨晚的音乐会上,不仅仅有谭盾和他的“水摇滚”、“水协奏曲”,来自中国、奥地利、马其顿、印度、日本、阿塞拜疆的音乐家们也演奏了世界各地与水有关的音乐。每首乐曲都配合着多媒体影像,除去西湖,还有海洋,有日常生活中的水。
音乐会组织者之一,“音乐,为了不同文明间的对话”协会主席玛莉女士在昨晚音乐会开场时说:“水和音乐到底有什么关系?到终场,你应该看看是否能找到答案。”
也许每个人都会找到不同的答案。
而对于谭盾来说,答案其实早就找到:“大自然这么美好,就让它成为最动听的乐器。”(杭州日报/桂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