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院介绍
音乐学院起步于1951年,以培养音乐表演、教育、创作人才为目标。现拥有我国当代著名作曲家尚德义教授,著名小提琴教育家、音乐学家李曙明教授、著名声乐教育家赵景华教授等学科带头人。聘请琵琶大师刘德海、马头琴大师齐宝力高,著名作曲家王西麟、陆在易、王世光、刘聪、楚兴元,著名歌唱家声乐教育家迪里拜耳、赵登营、栾峰,著名合唱艺术家黄培方等为兼职教授定期授课。学院设有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表演(演唱、演奏)三个本科专业,音乐与舞蹈学硕士学位、艺术硕士培养点。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61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24人、讲师18人。在校硕士研究生、本科生共800余人。《人民音乐》、《音乐创作》、《中国音乐学》《中国音乐年鉴》核心刊物及其它刊物共发表我院学术论文千余篇;出版文集《天人乐舞》、《乐舞论》、《中国艺术歌曲论》、《音心对映论争鸣与研究》。学院成功举办了“第六届中国音乐美学学术年会”、“尚德义教授作品音乐会暨学术研讨会”、 “中国艺术歌曲研讨会”以及相关李曙明教授学说的“‘音心对映论’争鸣与研究专题笔会”等全国性学术会议。受国家民委委托先后组成中国少数民族艺术团出访西欧与非洲。学生合唱团获《首届中国室内合唱比赛》、《首届中国民歌合唱汇演》、《黄河大合唱合唱邀请赛》金奖。应邀参加中德建交四十周年合唱庆典赴柏林、维也纳演出。
硕士学位点介绍
西北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创建于1953年,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办学历史,以培养专业音乐表演、教育、创作人才为目标。
音乐学硕士研究生学位点建于2001年。2002年开始招生。第一届音乐美学、声乐、钢琴演奏、二胡演奏等专业方向研究生已毕业,其中一人考取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作曲专业博士研究生,一人考取西北师范大学人类艺术学博士生。导师队伍由尚德义教授、李曙明教授、贾纪文教授、赵景华教授、李强教授、李英霞教授、李凤莲教授、张栋教授、苏燕教授、康晓丽教授、赛音教授等以及阿尔宾.达来副教授、李玮副教授等组成。
学院聘请著名作曲家王西麟、陆在易、王世光、刘聪、楚兴元、著名合唱艺术家黄培方以及彭根发、李槐子等为兼职教授。 学院开设音乐美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表演(演唱、演奏)、音乐学等硕士学位培养点。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被教育部确定为特色示范专业建设单位。2009年又被国务院学位办,正式批准为(MFA)艺术硕士培养单位。专业方向包括:声乐演唱、中国民族器乐演奏。2010年首次面向全国招生。学院现有现有在校研究生170人;正教授12人、副教授24人。
学院教学、科研和艺术实践诸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中国音乐学》、《人民音乐》、《音乐创作》、《中国音乐》、《音乐研究》、《音乐艺术》、《音乐周报》、《中国音乐教育》等国内核心刊物上我院教师发表学术论文千余篇;出版了本院学术论文集《天人乐舞》、《乐舞论》;全国近百名专家学者来我院讲学;成功举办了“第六届全国音乐美学学术年会”、“尚德义教授作品音乐会暨研讨会”、“中国艺术歌曲研讨会”和围绕李曙明教授音乐美学学说的“‘音心对映论’争鸣专题笔会”等全国性学术活动。中国音乐家协会傅庚辰主席,陆在易、王世光副主席及于润洋、蔡仲德、金湘、梁茂春、韩锺恩、罗艺峰、刘聪等全国各地作曲家、理论家先后应邀出席,引起业内强烈反响。出版论文集《中国艺术歌曲论》、《‘音心对映论’争鸣与研究》。受到学术界广泛关注。 音乐表演学科内含声乐、器乐多个专业方向。从事该学科的导师具有多年的丰富教学经验与舞台实践经验,学生分布在中央艺术团体和全国各地。有的获得国际比赛大奖,有的获得博士学位任教于国内与国外的音乐学院。
除固有教学程序之外,本学位点择生实行“双专业”作曲硕士培养措施。即不同专业方向的研究生在学习期间,依据必要的条件,可同时学习作曲课程。实践证明这是培养创新性复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西北民族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2012年9月14日
【点此查看:西北民族大学音乐艺术专业研究生招生考试更多资讯】
【点此查看:国内更多院校音乐艺术专业研究生招生考试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