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夫教授
张小夫,作曲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文化部优秀专家,现任中央音乐学院中国现代电子音乐中心(CEMC)主任,中国音乐家协会电子音乐学会(EMAC)会长,法国作家、作曲家和音乐出版家协会(SACEM)成员,国际电子音乐联合会(CIME-ICEM)成员国主席,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MUSICACOUSTICA)发起人,大会执行主席,艺术总监。
主要经历:
1983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获学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88年获法国政府奖学金由文化部公派赴法国深造,先后获得法国瓦列兹音乐学院(Edgar Varese) 现代电子音乐作曲大师班学位(相等于硕士学位)和巴黎高等音乐师范学院 (ENMP) 高级作曲家学位(相等于博士学位)。
主要电子音乐作品:
1、《诺日朗》-为组合打击乐、多重数字影像和现代电子音乐而作,(1996-2004/21:10)该作品作为法国国家视听研究院现代电子音乐研究中心(INA-GRM)的约稿,首演于1996年法国巴黎国际现代音乐节(PRESENCES 96),作为作曲家的电子音乐代表作品也曾多次在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MUSICACOUSTICA 96, 99, 2002)上演。在2004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中,演出了与多重数字影像结合的多媒体新版。
2、《吟》-为大曲笛、多重数字影像和电子音乐而作的多媒体幻想音诗(1988-2004/13:50),该作品中国首演于1994年10月北京(国际)电子音乐周;2000年新版世界首演于法国里昂国际现代音乐节; 在2004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中,演出了与多重数字影像结合的多媒体新版。
3、《呐喊》-为现代电子音乐、五组打击乐器和现场电子乐队组合而作(2000/9:20),该作品中国首演于2000年北京大学百年大讲堂。
4、《山鬼》-为女高音和电子音乐而作(1996/12:20), 该作品中国首演于1996年北京电子音乐周,后曾多次演出于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MUSICACOUSTICA 2002, 2005),2005年演出为多媒体新版。
5、现代电子音乐组曲《不同空间的对话》创作于法国巴黎,之一《地和天》完成于1992年,之二 《人与自然》 完成于1993年。该作品世界首演于1993年,先后获得法国 Bourges 第二十一届国际电子音乐大赛“专业电子音乐类作曲”优秀作品奖;意大利 Luigi Russolo 第十五届国际电子音乐大赛“实验室电子音乐作曲”优秀作品奖;加拿大蒙特利尔第三届国际“微型电子音乐作曲比赛”决赛奖和法国 Edgar Varese 电子音乐作曲比赛一等奖。中国首演于1994北京(国际)电子音乐周,并获北京市政府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45周年音乐作品评奖荣誉奖,同年出版现代电子音乐作品专辑-《不同空间的对话》CD唱片。
6、《天问》-为男中音、组合打击乐和现代电子音乐而作(1992/12:01),该作品世界首演于1992年法国巴黎,中国首演于1994年北京电子音乐周。该作品荣获法国 Edgar Varese 电子音乐作曲比赛一等奖(1992)和日本第十四届 Irino Prize 国际室内乐作曲比赛提名奖(1993)。
7、《灵境》-为两把胡琴和电子音乐而作(1996/10:20),该作品中国首演于1996年北京(国际)电子音乐周。